近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哈啰出行、青桔单车等新企业开始在广州市场运营并投放车辆,部分公共区域现场共享单车乱堆放等乱象有所“回潮”。为此,市交通运输部门表示,已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并向其发出书面整改通知,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同时,在完成整改前暂停新增投放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呱呱坠地到现在,几年过去了,优势非常突出,弊端也十分明显。共享单车乱停放,影响群众出行,就是饱受公众诟病、常令管理部门头疼的痼疾之一。迄今为止,各大城市似乎也没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乱停放问题成为共享单车的痛点,原因并不复杂,城市单车停放空间不足、不同区域冷热不均、企业缺乏足够的现场运营管理人员、用户规则意识不足等,都是共享单车乱停放的肇因。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业态,在监管和服务上,要按照包容审慎的要求,探索开发出一条照顾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办法来。不能为了要城市环境而打压共享单车,使得市民有需要时根本找不到共享单车,也不能为了满足市民需求就无视城市环境。如何更有效地平衡市民需求、企业发展与城市管理,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考验着共享单车企业的运维能力。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不应该是一道无解难题,增加停车资源供给与强化日常管理相结合,缓解乱停放之痛还是可以做到的。譬如,一些共享单车企业提出利用电子围栏、GPS、蓝牙道钉等技术解决,不失为一种技术上规避乱停放的手段。再如,规定道路沿线各权属地块的建筑前空间因地制宜地对单车开放,以增加共享单车停放资源供给。又如,在地铁站、公交站、大型商业空间等热点区域建设立体停车设施,这方面日本等国家拥有成熟经验,利用少量用地空间提供大容量车场,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快速自动存取车。
管理者、企业、用户本着共建共治原则,多想促进办法,形成解题合力,共享单车停放矛盾就会得到有效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