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留守儿童问题频发,何以应对

张焱

2019年07月18日10:1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留守儿童问题频发,何以应对

留守儿童的问题正以各种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网传7月12日广东省廉江市一男童被绑在牌楼柱子上鞭打,从视频中看,男童作揖求饶并发出惨厉的哭声。廉江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发布通告称,该男孩系当地留守儿童,因早年父母离异,自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有小偷小摸的劣迹。于近日因偷窃被村民发现,采取了不当方式进行处理并被市民拍下视频发到网上。经医院检查,男孩受皮外伤,身体无大碍,目前当地公安局正在组织进一步调查取证工作。

小男孩的哭声灼痛人心。在新闻下方的评论区中,有人批评施暴者,认为自有国法家法惩罚,暴力只能把孩子逼上犯罪的道路;有人却为施暴者鼓掌,认为给个教训,反而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看清楚这件事并不复杂。首先村民私自将孩子绑在柱子上鞭打肯定是不对的。发现偷盗行为,应当报警,行为轻微的可予以口头警告、教育。如果行为后果较为严重,应该按法律程序解决,不能私下以暴力解决。但处理这件事却没有那么简单,很难按照理论上的规范做法来操作。

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个男孩,有两个标签不容忽视——父母离异和留守儿童。从留守未必能直接推导出与偷窃行为的因果联系,但由留守和家庭破裂带来的家庭教育缺失,必然对这个孩子心理成长十分不利,从而造成了行为的失范。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未成年人犯罪》报告显示,留守家庭、利益家庭、流动式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出现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可能性普遍较大。

而同样的标签也在近日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浙江省淳安县9岁女孩被租客带走死亡事件中出现。9岁女孩章子欣也是父母离异,跟随务农的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女孩的离世令人痛心,但在事件中所暴露出的自身与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社会关爱缺乏、日常安全教育不足等问题是留守儿童中具有共性的。

儿童是社会的底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则是弱势中的弱势。数千万的留守儿童,是城镇化进程中绕不开的社会问题。如何减少留守儿童?如何加大对留守儿童施以有效教育的力度?如何增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干预措施与法律设施?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整体层面的思路梳理。

有报道称,杭州多部门近期将紧急开展暑期留守儿童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围绕儿童出行安全、防拐骗、防溺水、防性侵、加强女童保护、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娱乐场所监管等,排查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同时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有关教育辅导培训机构宣传相关安全知识和保护救助常识,提升其自我防范意识,也能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程度。愿这些措施能够起到相应作用,但我们也明白,只有尽全力帮助农民工解决就近就业岗位、同工同酬、提高经济收入,同时解决居住、子女入学等生活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使未成年子女与他们的父母在一起生活。这是一个社会最起码的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以各种面目频发的留守儿童事件带给社会的警示。

(责编:金鸣(实习生)、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