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召开的2019年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董事长、CEO李彦宏在演讲过程中遭一名男子当头浇水,泼水者因行为涉嫌违法,很快被公安机关带走。多数网友对该男子持批评态度,认为其蓄意在公共场所攻击他人制造事端,做法明显过激,情节严重甚至可能涉嫌犯罪。目前,警方对涉嫌寻衅滋事的男子程某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公众人物被当众泼水,此类事件之前已有先例。此类事件屡屡发生,背后原因较为复杂,但无论出自什么样的目的,当众向他人泼水、扔鞋乃至采取更极端的举动,从法律专业角度解读,都已经涉嫌违反《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总则》及《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采取此类过激行为的人,不仅要受到公安机关的治安处罚,受害人也可向法院起诉,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
由此引发的另一个深层次问题是:社会该如何恪守理性表达的边界,避免向公众人物泼水、扔鞋之类事件再度发生?
理性表达是一个人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的体现。在遇到各类矛盾、冲突时,多数人能够即时将自身所想要做出的行为,与法律规定和道德约束进行对照,自觉剔除那些违背主流道德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行为模式,从而将行为约束在合理合法范畴之内,避免给他人及社会带来伤害,自己也不致付出违法犯罪的巨大代价。
提高理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人生课题,也是社会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的永恒命题。理性表达的反义词就是“非理性表达”,往往反映了当事人理性思维不足,容易陷入极端,导致行为选择偏差;而法律意识和社会道德意识的淡漠,又可能进一步推动其走向失控。
当一个人当众向他人泼水、扔鞋闹出很大动静时,他是否会想到,此举不仅对被攻击的对象造成了人格羞辱,也有可能带来人身伤害?这种行为对其他在场者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又何尝不是一种隐形的道德伤害?
泼水事件发生后,有人认为涉事男子是在进行“公共表达”,只是表达方式有点儿过激,但并未对李彦宏造成多大的伤害,因此事件性质和影响并不严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指出,一个人融入某种群体后,其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进而出现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有些人要么躲在键盘后,将自己的极端褊狭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要么盲从各种情绪和观点误导,成为诽谤、侮辱他人的工具,堪称互联网时代的“乌合之众”。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对无辜者进行“人肉搜索”,严重侵犯其个人及家庭隐私,对公众人物动辄污言垢语施以人格侮辱,不一而足。当一个人对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一个人进行民意审判,并根据自定“罪名”采取过激行动乃至暴力攻击,对被伤害者和对社会法治都构成了难以估量的危险。
为一种已被公安机关明确定性为违法的行为辩护,对“非理性表达”表示理解,反映出一些人存在无视法律与规则的思维缺陷。尤其是打着某种高大上的旗号,肆意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精神伤害和权利侵害,这样的悲剧我们并不陌生,现在更须予以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