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数字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人性

李晓鹏

2019年06月28日08:07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数字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人性

对于曾经把“东方日内瓦”作为目标的杭州来说,这几天颇有一种“谈笑有鸿儒”的感觉。马云所倡议成立的“罗汉堂”举办了成立一周年的经济年会,聚集了6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数十位人文社科领域内的大咖,以及成功的企业大佬、创业者,济济一堂,畅谈数字经济的未来。与会者经过认真探讨研究,发布了数字经济时代最关乎人类未来的十大问题,引发了全球媒体围观。

说是“十大问题”,其实是“十大关系”,包括数字技术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数字鸿沟与世界扁平化的关系,个人隐私和大数据时代数据所有权的关系,人工智能与人类道德的关系等等。之所以要提出这些问题,思考这些关系,意味着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必须面对这些问题,理顺这些关系的时候,需要人类从全球乃至国家层面,从法律以及道德层面,来解决这些问题,理顺这些关系,才能让以互联网技术应用革命为先驱的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保持在人类认知的轨道范围内继续前进。

技术的进步是以几何叠加的爆发式增长的,而人类的认知水平却滞后于技术的脚步,并且由于技术的进步,旧技术所塑造的生产方式和利益格局也会遭到扬弃,由此带来相当广泛的问题。然而,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是转瞬即逝的发展机会,例如同样是获得5000万用户,电力花了46年,计算机花了14年,互联网花了7年,虚拟人物皮卡丘只花了19天。当人们还在争执皮卡丘的是非的时候,机会可能就丧失了。所以,人类是因为这些旧有的束缚而止步不前,还是不顾一切抓住机会勇敢而上,确实是一个相当难以决策的话题。

尤其是在涉及个人隐私、信用评价、道德情操等方面,人类面临的挑战尤其巨大。人类技术进步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提升人的行为能力的过程,即技术赋能。技术赋能的结果是人的活动能力一代比一代更强。而数字技术的赋能,则使得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大增强,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不断叠代更新,由此也造成了巨大的道德困境。技术是中立的,无差别赋能,以至于人性中善的一面获得技术增强不断创造价值的同时,人性中恶的一面也获得了同样的技术能力而具有破坏性力量。这些年,经济领域的网络黑灰产业、社交媒体领域内的网络暴力以及传播领域的茧房效应,一次次破坏了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现代经济学的鼻祖,经济学历史上无法绕开的大人物亚当·斯密,在开始撰写经济学开山之作《国富论》之前,就发表了《道德情操论》。这是相当具有深意的举动,经济的本质是人,经济活动必须建立在人类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之上。从那时起到现在近30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在物理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人性领域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如今,我们又站在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时代,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网络支付,通过技术手段在信用问题上获得了突破,我们应该看看,对于人性中的其他问题,数字时代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人与人的连接方式不断叠代更新,由此也造成了巨大的道德困境。

(责编:仝宗莉、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