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步行天堂”是绿色出行的硬核

张田勘

2019年06月05日08:0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步行天堂”是绿色出行的硬核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交通运输部等12部门和单位联合制定了《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这个计划提出,推进绿色出行应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绿色出行友好环境、增加绿色出行方式吸引力、增强公共出行意识实现。计划目标为,到2022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显然是现代社会绿色出行的重要方式,因为这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同时也能解决城市化和扩大化的交通不便。不过,无论是在大城,还是小城,让人们有步行和自行车的空间,甚至是比肩机动车道的空间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绿色出行,因为步行和自行车几乎不产生污染和温室气体,而且越是大城市,越要留给人们步行和自行车的空间,这不仅是绿色出行的硬核,而且是以人为本。

可以看到,在这个行动计划中,对于步行和自行车空间有了比较多的重视,也就是把它们统一划归为慢行交通,是要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开展人性化、精细化道路空间和交通设计,构建安全、连续和舒适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尤其是要按标准建设完善行人驻足区、安全岛等二次过街设施和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立体交通设施。在商业集中区、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规划建设步行连廊、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形成相对独立的步行系统。

仅以出行方式单一维度来看,步行首先是性价比最好、效率最高的出行方式,既便宜,又自由,而且任何城市、镇、街区都可以计划、设计、建造。同时,步行的绿色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的功效已经得到充分证明,通过慢行交通方式,能让人们广泛交流和联系,增加健身和锻炼机会,创造方便的生活环境,增进公民的健康,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因而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步行友好城市就业、定居、结婚、生子。

城市的历史和发展让今天的人们对城市有了种种定义和设想,如传统城市主义、基础设施城市主义、市场城市主义、繁殖城市主义、可持续城市主义、清洁城市主义、数字化城市主义等,并按这样的定义来建设城市。美国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克里斯托弗·莱茵贝格尔于2017年出版的《城市主义的选择》提出,现在和未来,步行友好城市才是人们的首选,也是宜居城市的标志和以人为本。

现在,中国各地也都在秉持以人为本,思考和设计步行友好城市。步行友好城市或步行友好社区的标准是,规划城市和社区时以人为中心而非以汽车为中心,同时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要素,以及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中国国内首套城市步行友好性评价体系共设置4个标准,即人们行走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以及政策与管理,2014年,非政府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采用这个标准首次对中国35个城市进行评估,评出了城市的步行友好性,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步行天堂”、非常适宜步行、适宜步行、较适宜步行和不适宜步行。

香港在35个城市中总分89.69位于榜首,属于“步行天堂”;深圳、上海、广州和大连属于非常适宜步行;青岛、厦门、济南、海口、九江、北京、重庆和威海属于适宜步行;其他城市则属于较适宜步行和不适宜步行。在这方面,应当向香港学习,把城市打造成步行的天堂。

(责编:段星宇、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