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澎湃向前,科技创新勇进者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被置于首要位置;十九大报告中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诸多宏伟的叙事之中,创新总是能成为关键词,阐述出它在整个国家发展中沉甸甸的分量。作为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面貌和格局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又是创新矩阵里的“重中之重”。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将于5月19—26日举行。今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要内容包括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体验美好生活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科技成果惠民。引人关注的是,此次全国科技活动周将突出“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主题,让公众近距离体验科技成果、感受科学魅力。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近些年,我们在很多领域逐渐由落后、赶超变为领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抓住了这一波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共同发力,背后正是科技创新所迸发出来的时代伟力。如今,时与势让我们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之上,就更要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让人民点点滴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时代洪流,最终推动这个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科技创新的领域里,有着这番深刻的语境。仰望星空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培育出“东方魔稻”的当代神农袁隆平、建设伶仃洋上“跨海长虹”的大国工匠林鸣、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时代楷模黄大年……他们的名字因科技创新而熠熠生辉,他们的人生因科技创新而充满传奇。而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来说,科技创新是否就是一个门槛极高的生冷领域,继而要对它“敬而远之”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科技创新需要高峰,这意味着核心技术的全盘掌握;科技创新也需要平原,这代表着广泛科普的时代风尚。科技创新的福祉与红利,它的体现,在于个体的获得感,而它的兑现,则是需要科普的平台和路径。
珠玉在前。已连续举办18届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就已是我国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此次活动周期间,3500余个科研机构、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向公众开放,一批贯穿全年的重大科普示范活动将陆续展开,包括科技列车甘肃行、科学之夜、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科普进军营、科普援藏等15项活动,而全国各部门各地将举办21000余项具有特色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站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科普让更多普通人内心的科技创新之灯点亮。它未必能够成为燎原之火,但或许其中的一盏,就是下一个南仁东、袁隆平、林鸣和黄大年。对此,我们从来都抱有期待。
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民,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民,丰硕的成果惠于人民。“情怀事大,见于细微”,科技创新有它念兹在兹的初心,而科普惠民则是它落地有声的抓手。中国科技馆内的模型小火箭模拟升空让孩子们爆发出欢呼声、大型科幻童话剧《皮皮的火星梦展演》在多个城市拥趸者众、憨态可掬的国宝熊猫成为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明星……科普惠民,让科技创新不再是那种冰冰冷冷的神秘感,而是有血有肉有故事。一种理念之所以能够应者云集,在于它引发了同心同向同行的时代共鸣。在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上,我们将找到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