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与其说是“转入”,不如说是“借用”

金新

2019年05月09日08:49  来源:齐鲁晚报
 
原标题:与其说是“转入”,不如说是“借用”

  5月7日,据《新华每日电讯》消息,深圳市有关部门证实,富源学校进入此次“二模”前100名的学生中,有十余名学生均从河北衡水第一中学转入。目前深圳市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调查,广东省教育厅5日也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成立“高考移民”专项行动工作组,对外省转入生转学条件进行排查。

  窃以为,这与其说“转入”,不如说“借用”来得准确!

  在各地应试为“王”之时,我们一味高谈素质,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荀子《劝学》有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说得很明白,人的资质秉性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借用”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看怎么借。

  时下全国各地联合办学的现象如“雨后春笋”,比如浙江的嘉兴在历年高考落后于杭州的尴尬情况下,便办了一个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引进“高考工厂”模式,期望打个翻身仗从而扬眉吐气。笔者并不认同“高考工厂”模式,甚至有点深恶痛绝,但人家既不有违当今的教育法,又是真心诚意学习,你要多说,意义实在不大,有精力有毅力有能力去改革教育体制抑或高考制度才是正道。

  问题是,有一种“借用”是虚情假意或曰“偷鸡摸狗”,不是学别人的教育管理模式(如果“高考工厂”还能算教育模式的话),而是“沙里掺金”以提高“沙”的档次,那就不足为取了。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对于查实的通过非正常户籍学籍迁移、户籍学籍造假、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高考资格,以及违规办理高考报名的有关人员和单位,将依法依纪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和追责。”拭目以待之际,建议大家不要只盯住一个富源学校,否则有失公平。

  曾记得2014年7月24日《广州日报》有一则消息:“广西钦州二中30多岁的‘高龄’考生吴善柳今年夺取了钦州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曾以‘学霸’之身,辗转多所学校参加高考,并几次考上重点大学(包括2011年考上北京大学),但都没有去读。有人称他是‘高考专业户’;也有人质疑他是以考名校来赢取不菲的地方奖励……”

  如此模式,让学校和“考霸”实现了“双赢”。

  有一个哲理小故事:“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齐声喊道:‘一个黑点。’‘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老师教导说。”

  据说,富源学校成绩“逆袭”有两种办法:“一方面从河北挖尖子生入广东户籍,在深圳高考;另一方面招广东的孩子,学籍挂在富源,送去衡水上课,再回深圳高考。”这一来富源学校成了“黑点”抑或“焦点”,而“焦点”之外呢?如果教育已成为赌博,覆巢之下无完卵。

(责编:段星宇、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