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商务区成“黄窝”屡打不倒,恐有妖

蒋萌

2019年05月06日16:2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商务区成“黄窝”屡打不倒,恐有妖

背景:贵阳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规划居住人口35万人,建筑面积超过1800万平方米,有着“亚洲第一楼盘”之称。然而根据新京报记者调查,花果园3号楼,这个外墙挂满了各式酒店招牌的44层大楼,涉黄问题由来已久,甚至成了“网红”。

新京报发表国华的观点:花果园涉黄问题可以追溯到2014年或更早,其间屡经“扫黄打非”,却屹立不倒。2019年4月,中央扫黑除恶第19督导组进驻贵州,当地警方明确提出,“集结数百名警力清理花果园楼盘中存在的涉黄行为”,但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纵然在如此高压态势下,花果园楼盘各酒店仍被招嫖小卡片包围,仍有人在“顶风作案”。这或许暴露出常态化治理机制的缺乏,对于花果园涉黄问题,尽管当地组织的专项整治一轮接一轮,但始终缺乏长效的治理机制。例如,公安部门此前针对花果园酒店营业出台过指导性文件,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酒店没有门禁设施,人员来往自由,根本管不住散发招嫖小卡片的人。当有人不断地将招嫖卡片塞到客房里,一旁的酒店工作人员对此并未制止。显然,所谓“指导性文件”对于酒店并未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在治理不力的背后,是否存在因涉及多部门协同管理而导致的管理空白和死角,或利益输送,权力寻租等行为,恐怕也需要进一步的调查。色情业的明目张胆,反衬出当地执法部门的疲弱,以及城市治理的溃败。当地能否走出周而复始的运动式治理,下决心根治这个寄居于城市肌体上的“毒瘤”,人们拭目以待。

小蒋随想:持续保持对丑恶的震慑惩处,使其无法张狂逞凶,将有关危害降到最低,对执法者而言,这样的要求不过分,也是职责使命所在。可就本例来看,整治涉黄多年,没什么效果,“红灯区”反而成气候,有了固定地盘,甚至违法犯罪分子惯用的“暂避严打风头”都省了,这显然极不正常。人们不禁要问:整治是否常常“雷声大雨点小”?否则,违法犯罪人员怎会有恃无恐?记者调查或许印证了这一点——在最近一次“高压严打”之下,仍有人不断将招嫖卡片塞到客房里,而且没人制止没人管。对管理者和执法者而言,这难道不是一种打脸?“事出反常必有妖”。鉴于其他地方在扫黄打非中,曾经揪出过权力保护伞,贵阳当地是否有人执法犯法,值得追问,需要认真调查。进一步看,为了避免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不妨引入异地调查监督。倘若真的存在腐败窝案,此举更是必要。对于违法犯罪,要秉承疑罪从无原则,但这不等于有嫌疑不去调查深究。即便没有滥权枉法,玩忽职守同样要接受严肃问责。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是扫黑除恶,还是扫黄打非,都需要过硬的执法队伍。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段星宇、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