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北京世园会,让世界感知中国

李洪兴
2019年04月26日06:0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北京世园会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响曲中,北京世园会让文明更好地交流互鉴

  

  不久前,北京世园会园区迎来首批外国记者,他们大多懂中文。讲解时,一位园区同志问,“有人认识‘妫汭’二字吗?”这个问题让大家颇有兴致。于是,伴随妫汭(guīruì)的发音及其由来讲解,外国记者进一步走进世园会、走进中国文化。

  为何工作人员要讲“妫汭”的故事?原来,传说上古时有野象危害人类,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舜帝制服了野象,后人就把他服象而居的地方叫做“妫”。因此,最初的“妫”字,形似女子手牵大象。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延庆,就位于妫水河畔、长城脚下。这就像一个象征,让人看到世园会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紧扣“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的主题,举办一届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精彩盛会,正是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绿色理念,融入了世园会的方方面面。以中国馆为例,这个被称为“有生命、会呼吸”的建筑,馆顶全是太阳能光伏板,整个场馆犹如一个光伏发电站,光伏板之间有导雨槽,可以综合利用雨水收集和生态滴灌等技术。一馆得以窥全园,利用科技优势创新办会模式,充分协调区域硬环境与软环境,园区建设与管理以绿色为引领,开放参展的大门以博采众长,各国在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中共享世园会成果……可以说,新发展理念体现在世园会的方方面面。正如外媒记者在世园会建设现场发出的感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值得全世界学习和借鉴”。

  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伯纳德·欧斯特罗姆说,“每次来到这片园区,我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从无到有,让想法落地成形,北京世园会令全世界瞩目,即将谱奏一曲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乐章。20年前,昆明举办了世界最高级别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如今世园会又回到中国。2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升级……外国专家评价道,“中国的绿色发展进程正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时间不仅见证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飞跃,而且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判断。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北京世园会让世界更好地感知中国。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北京世园会,也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源远流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同样展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美国设计师带来的“东西园”,分析中美全球空间环境,寻找东西方的“和而不同”;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启发,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作为人类文化与自然的结晶,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梁,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响曲中,北京世园会让文明更好地交流互鉴。

  北京世园会要来了,人们期待着,“风从长城来,春到妫水边,百花争艳百鸟唱,唱出艳阳天”。一个美丽而美好的中国,必将精彩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26日 11 版)

(责编:李枫、王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