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事车主已与4S店达成和解,但由此次奔驰风波引发的对汽车销售金融服务的探讨,才刚刚开始。4月1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举办“推动解决汽车消费维权难座谈会”。会上,中消协除正面回应了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外,还强调了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强化行业自律对治理行业乱象的重要性。
树欲静而风不止。丢向湖心的石子已经沉到湖底,泛起的涟漪却一直荡到了湖边;西安奔驰女车主已经“离场”,围观群众还站在“原地”。原本只是一个小概率的新车漏油事件,却被那只“蝴蝶”的翅膀扑腾成刮向汽车销售行业的“龙卷风”,并成功吸引了中国银保监会、中消协等部门的眼球。一个偶然事件,引发涟漪效应,成为各方对行业深层问题的理性思考,无论对消费者还是汽车销售行业都是一件好事。就汽车金融而言,规范发展的紧迫性早已存在,只不过那一层薄薄的纸被西安奔驰女车主4月9日的“倾城一哭”而捅破。
一方面,我国汽车市场金融潜力巨大——2018年,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连续10年蝉联全球第一,堪称蓝海。我国汽车金融起步较晚,与成熟市场高达7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金融服务在汽车生产、销售、维修等各个环节中的渗透率一直不高。据专业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将达50%左右,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元。另一方面,由于汽车金融市场前景看好,各路资本纷纷杀入,都想从中分一杯羹,玩家越来越多,蓝海“秒变”红海。行业快速增长,难免遭遇“成长痛”——业务模式不审慎、信息披露不充分、费用收取不合理、催收方式不合法等,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社会“槽点”、行业“痛点”。监管部门不时抓到典型,也有“不听话”的汽车经销商和金融公司被“打屁股”,但法不责众现象依然存在。金融服务费在全国汽车销售市场广泛存在且操作多不合规,可作佐证。
汽车金融市场潜规则横行,监管失位与法律缺位皆有责任。法律法规层面,现行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由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实施,至今已走过15个年头。15年时间,汽车消费市场、金融市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一个即将达到2万亿元规模的市场,只有一个部门规章够不够力?值得深度思考。无论从保障消费者权益,还是规范行业发展角度,提高立法层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必要且紧迫。将坏事变好事,但愿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是一个促进立法完善汽车金融市场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