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何而来⑤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不仅在理念上举起维护世界多边机制和自由贸易体系的大旗,更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需要进一步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很多家庭有了新的节日“打开方式”。一边是,泰国大米、阿根廷牛排、法国葡萄酒等全球美味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登上普通家庭的年夜饭餐桌,人们坐在家里就能品尝世界风味;另一边则是,出国过年成为新时尚,在国外看舞龙舞狮、逛春节庙会、观春节灯光秀,浓浓的年味被传递到世界各地。既有“引进来”,又有“走出去”,这既丰富着传统节日的内容,也从一个侧面折射着,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正大踏步走向世界。
对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始终都是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了少有的“逆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世界将走向何方,是更加开放多元,还是更加封闭单一?人类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不断为推动经济全球化作出努力。中国不仅在理念上举起维护世界多边机制和自由贸易体系的大旗,更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扩大开放的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数据是最客观的说明,在去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同比下降19%、降至多年新低的情况下,中国吸引的外资总量逆势增长3%;在世界贸易扩张势头进一步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均创历史新纪录,货物贸易增速快于美国、德国、日本等贸易大国和主要经济体平均增速。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所言,中国扩大开放“为当今世界增加了确定性和希望”。
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需要进一步开放。前不久,有外媒文章观察到,春节期间,出境游的中国游客对“爆买”少了几分热情。文章站在当地百货商场的角度作出判断,“中国游客把钱包攥得更紧了”。这样的判断,可能只是个误解。一方面,中国关税总水平去年从9.8%降至7.5%,通过电商实现全球购,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国外的好产品,何必舟车劳顿、不远万里从国外把物品“背”回来?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开放,让中国企业看到了差距,找到了消费需求,进而促使中国企业苦练内功,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让中国老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又能促使企业提升自身实力,中国没有理由不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如果说“买全球、卖全球”的规模曾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水平的主要指标,时至今日,对外开放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这一要求,既是中国对外开放提质增效的未来方向,也是让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具体努力。从各个自贸区纷纷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清单外所有市场主体“非禁即入”;再到各地对标国际一流,狠抓营商环境,一系列规则制度层面的创新突破,让中国构建起了强大的开放“磁场”。特斯拉在上海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电动汽车超级工厂,宝马在沈阳投资新建第三工厂,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相继诞生。可以说,中国的对外开放,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
中国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世界将继续看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加速度,将继续看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中国决心。而这,也必将推动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26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