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好报道是从“泥土”里挖出来的

余春

2019年02月21日08:19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好报道是从“泥土”里挖出来的

  文风体现作风,作风决定文风。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调研时指出:“基层干部要接地气,记者调研也要接地气。”记者调研要接地气,既是对新闻舆论工作作风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文风提出的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只有在作风上接地气,做到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才能在文风上接地气,采写出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

  调查研究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无论写文件、作报告、发文章,还是采编新闻稿件,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从调查研究中来,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来。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提倡调查研究的作风,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思想多了,大话、空话、套话就少了,文件、讲话、文章和新闻稿件能够反映群众关切、体现群众意愿了,群众就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了。

  在有些人看来,所谓“接地气”,无非就是掺杂一些“啥”“咋”“俺”“恁”之类的口语,即使不做什么调查研究,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其实,这同样也是一种照搬照抄、不接地气的文风。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情境下,人们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远非几个人尽皆知的词语所能囊括的。更何况,文风“接地气”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身入”更要“心至”,既要有生动鲜活、让人喜闻乐见的新话,又要有言之有物、深入浅出的实话——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反映基层的实际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在《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文中回忆:“我在正定时经常骑着自行车下乡,从滹沱河北岸到滹沱河以南的公社去,每次骑到滹沱河沙滩就得扛着自行车走。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脚步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到位于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喀什,从京津冀地区到长江经济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过程,也是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决策部署过程。只有通过一次次实地踏访,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文件、讲话、文章和新闻稿件才能有的放矢,美好的蓝图才能一步步变为现实。这才是接地气的调研,这才是接地气的文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看似平淡无奇的基层生活,就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活水。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走到田间地头、边防哨所,深入学校课堂、工厂车间,置身科研一线、排练现场,和那些平凡的人拉拉家常,唠唠心里话,通过接地气的调研,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适应时代、实践和人民的要求,提高履行使命任务、推动事业发展的能力本领,锤炼敢担当、崇实干、善创新的优良作风,更好地展现新风貌、焕发新气象、创造新作为。

(责编:苗楠钰(实习生)、董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