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运”是城乡现代化进程标志场景

2019年01月29日05:03  来源:新京报
 

接父母到城市过年,对缓和两代人之间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造成的隔阂不无裨益。我们期待这种新的互动方式,在微观上为改善代际关系带来新的可能性。

1月28日,中国各地迎来“小年”,随着春节临近,越来越多在城市里打拼的人们踏上了返乡的路程,但也有人与之相反,选择把“乡愁”接进城里,这也在交通客运上折射出了一个近年来逐渐热门的新现象:反向春运。

不久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透露,铁路春运客流连续四年增长9.1%左右。

而据国内某知名在线旅游服务平台的统计,今年从小地方到北上广过年的“反向春运”,人数增加了两倍以上。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80后和90后,都选择留守在城市,等待父母的大城市之旅。对这些父母来说,这会是一种全新的过年体验。

春节期间的大城市游,意味着很多。他乡陌生的过年习俗,对原有社会关系的短暂“逃离”,这些都给居住在小城市或者农村的“原生家庭”带来新的体验。这可能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化,感受城市生活。新的社交礼仪,新的过年体验,都会冲击到过去的生活观念。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回家过年”都是这个星球上壮丽的景观。“春运”这个词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远远不是交通领域所能概括的。回家天经地义,而返乡的体验,却并不全是美好,数量庞大的都市白领“返乡手记”,在整体上表达着某种难以摆脱的困惑。

这是“现代化进程”难以避免的局面。现在,城市已经在与农村的对话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城市不但吸引走了大多数农村青年,也开始吸引老年人。不管是否看得懂《小猪佩奇》,大量老年人离开故土到大城市过年都是一个标志性的场景。

在文化层面,这意味着城乡之间紧张的对立关系出现了转折。尽管多数老年人对世界的看法已经固化,但是在都市景观最直接的冲击下,他们还是会感受到震撼,并且会试着理解子女的生活。他们将会看到,城市生活“先进”和“艰辛”并存,作为家族骄傲的子女,在大城市只不过是万千普通人中的一个。

他们多少会明白,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而在过去的日子,也对子女有太多的误解。这多少是一种苦涩的体验,但是对缓和两代人之间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造成的隔阂不无裨益。我们期待这种新的互动方式,在微观上为改善代际关系带来新的可能性。

或许,会有更多的“进城记”,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亲戚交流的微信中,和白领的“返乡记”肯定不同,这让人期待。我们或许可以收获更多的和解,而不是抱怨。

(责编: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