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爱芝(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
全球城市(部分学者也称之为世界城市)一直以来在国际城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性学者如霍尔其在1966年的著作“世界城市”中认为世界城市是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世界城市研究集大成者弗里德曼认为,世界城市的形成过程是“全球控制能力”的生产过程,这种控制能力主要指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力,其产生取决于特定部门的集中和快速增长,包括跨国公司总部、国际金融、国际交通和通信、高级商务服务等。全球城市研究学者萨森认为,全球化过程中金融产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国际化以及向特定城市的集中,使这些城市成为全球生产服务和创新的中心,从而获得管理和协调全球经济的战略能力。她把这些生产服务高度集中,服务于全球资本运行的战略性地区称为“全球城市”,以强调它们在全球化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全球城市就经济维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全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高。2017年,纽约市、伦敦市和东京都的GDP总量分别为9007亿美元、5535亿美元和7590亿美元,人均GDP分别为10.58万美元、5.81万美元和7.13万美元,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高,均进入了后工业化发达经济阶段。
二是全球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高端化。20世纪60年代后,三大全球城市都经历了制造业衰退和经济重组,三大全球城市的就业增长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和高级化态势明显。以伦敦为例,第一产业比重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产业占比从1998年的14.7%下降至2014年的10.25%,第三产业比例则由85.29%上升至89.75%。
三是全球城市对全球资本具有控制能力。作为顶级全球城市,伦敦、纽约、东京最突出的特征是全球的金融和服务中心。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是19世纪世界经济中心,依赖其庞大的殖民体系和雄厚的工业基础,成就了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尽管纽约、东京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相继崛起,伦敦的国际竞争力受到挑战,但通过快速产业升级和结构重组,实现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保持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优势,纽约作为世界金融、商业、贸易中心的地位得到加强,并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货币金融市场、最大的股票市场,跨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集中地。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向亚洲国家投资加快,日本逐步形成了国际导向的跨国经济体系,东京成为控制亚洲经济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管理中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东京也成了许多日本企业和跨国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进而增强了东京总部集聚优势,强化了其全球经济控制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萨森的研究显示,生产者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的集聚与快速增长是伦敦、纽约、东京作为全球城市的重要特征。对全球资本的控制能力,使三大全球城市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四是全球城市的国际经济交往能力很强。作为全球城市,伦敦、纽约、东京不仅是全球经济控制中心、信息交换中心,同时也是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三大全球城市都具有连接全球的重要国际空港和港口。纽约有3个国际机场,分别为肯尼迪国际机场、纽瓦克自由机场和拉瓜迪亚机场。伦敦的航空运输也十分发达,有希思罗和盖茨维克两大机场,希思罗机场是欧洲客运量最大的机场。伦敦港是英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长期以来,伦敦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市场,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航运、造船和租船公司都在此设立代表机构。东京拥有成田国际机场和羽田国际机场以及著名的东京港,是世界重要的人流和物流中心之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到2050年北京将建成具有广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中心城市。北京在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小组(英国)所开展的世界城市网络排名中的地位快速上升,在2018年跃居第四位,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中国香港。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典范以及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的代表,北京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快速上升,城市竞争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全球城市。
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分工体系中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逐渐上升,北京应立足发展实际,按照建设全球中心城市的目标,继续提高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经济地位,强化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以及跨国公司总部的影响力、控制力以及辐射力,未来需在提质增效、产业结构高端化、金融服务能力、国际经济交往能力等领域进行重点提升和优化。
首先,必须提升经济总量水平和人均水平,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三倍才能赶上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的水平。北京的经济增长只能在不增地、不增人的前提下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将是北京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继续优化北京市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增加高级生产者服务业所占份额。
再次,北京作为首都,汇集了中国最高的金融监管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总部和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全国性保险公司总部和资产管理公司总部等,已经具备了发展金融业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未来需努力寻求从国家金融中心向国际金融中心转变。
最后,提升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的中心地位。一方面依托北京的航空运输优势,加速形成全球航空客流中心;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吸引和发展公司总部特别是跨国公司总部,成为凝聚全球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本文系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7LJC009]成果)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24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