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众媒体来说,必然面临“通俗化解读”的要求,但通俗的前提是准确,不能为了通俗而忽视、放弃准确,这其实对媒体从业人员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1月16日《科技日报》报道,日前,有媒体刊载《重大突破!“长寿药”世界首次用到人类身上,效果惊人》一文,并称论文刊发于《柳叶刀》杂志。事实上,论文只是刊发于柳叶刀的子刊,文中所谓的惊人效果仅仅是指“显著改善步速”。专家表示,目前关于衰老的话题炒作的多,科学解读的少。
关于“长寿药”“不老药”,历史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最出名的恐怕要算秦始皇寻找长寿药了。当然,神话往往成了笑话。但从中也可以看出,“长寿药”“不老药”自带流量,抛出这样的话题,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这次“长寿药”的传说,因为柳叶刀的“赋能”,有着相当的迷惑性。《柳叶刀》确实有着相当大的权威性,发表过大量的高质量论文。但是,《柳叶刀》是一本杂志,也是一家杂志社,《柳叶刀》是其主刊,还有很多子刊。这篇论文只是发表于柳叶刀的子刊,并非其主刊。而且,论文只是提到“步行距离、速度和坐起速度显著改善”——这能算惊人长寿效果吗?
可见,上述文章仍是“标题党”。应该承认,科学技术进步使得抗衰老的科学依据和工具快速累积,人类已经走在抗衰老的路上。正是基于对当前科学的信心,现在有不少人预计,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可期未来很有可能迎来一个大幅增长。但这毕竟只是预计,而且增长也是有限的,宣传不能虚泛,更不能走向“标题党”。类似“长寿药”这样的概念,更像是保健品市场的伎俩。
发表科学报告应该实事求是。然而,当前围绕科学成果的发表和宣传,还存在不少“注水”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自媒体,为了能够引起关注,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生造、编造概念上。对他们来说,“标题党”其实是“流量党”,在利益面前,连良心都可以不要,还管什么科学严谨和规范。
科学研究有其专业性,很多术语对外人来说如同“外星文”,看不懂。对大众媒体来说,必然面临“通俗化解读”的要求,但通俗的前提是准确,不能为了通俗而忽视、放弃准确,这其实对媒体从业人员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类似“长寿药”式的标题,对媒体来说,只能是得不偿失。
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对其成果的报道和解读也如此,必须体现科学精神,不能沦为“标题党”。
生命科学研究强调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类似“标题党”不仅误导了舆论,而且干扰了正常的科学研究。这样的趋势和做法必须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