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为改革开放伟大时代讴歌

2019年01月05日08:36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为改革开放伟大时代讴歌

  南仁东(资料图片)。

  郑德荣(资料照片)。

  胡小燕。

  施光南(资料图片)。

  南仁东:为“中国天眼”而生

  “探索宇宙起源、天地起源和生命起源,它实际提供了一个极端物理条件的太空实验室。”南仁东生前心心念念的“它”,正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当时罹患癌症的他,惦记的仍是望远镜早出成果,以“回馈国家,回馈公众”。

  南仁东当年是吉林省高考理科状元,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在吉林通化无线电厂工作,后考取中科院研究生,从此奋战在天文领域。他“一辈子干成一件事”——擦亮探索和追问宇宙的“天眼”。由于他最早结缘无线电,他把一辈子献给了无线电,而且是最高深莫测的无线电——宇宙天体的射电信号。

  从推动中国参与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到力主中国自主建造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南仁东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回国主持望远镜预研究。从选址、论证,到设计、建设,身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南仁东,事事亲力亲为,一干就是22年。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带病工作的南仁东重返贵州大窝凼,见证“天眼”的“开眼”,指导“天眼”的调试,叮嘱扎根深山的年轻天文工作者“要沉下心,不能急功近利”。

  “天眼”的科学目标是南仁东编订的,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试验离不开他的指导。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永远闭上了眼睛。2018年9月25日,天上多了一颗“南仁东星”。

  “‘天眼’的性能调试不断进展,今年它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面向科学界开放。”“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说。

  郑德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

  “我坚决要在党的直接教育下,在各种工作中起模范作用,必要时流尽我最后一滴血,灌溉在党的事业,引为无上荣耀。”这是郑德荣入党志愿书中的一段话。这位红色理论家、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穷其一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

  1952年,26岁的郑德荣刚刚从事党史研究时,是出于对同样年轻的一个政党如何成为执政党的兴趣。研究得越深入,他越觉得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学问,是一种真理。

  20世纪80年代,他被借调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两年,接触到许多珍贵的党史资料。那些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地下党员用生命保存的档案,让他对自己的信仰有了更坚定的认同。

  郑德荣是最早将毛泽东思想研究体系化的理论家。他与人合著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是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地位。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部创立了概论体系的教材,印刷13次发行100多万册,至今仍在全国高校广泛使用。

  20世纪80年代,郑德荣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郑德荣写下大量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的思考总是与时代同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党的十九大之后,又扩大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8年2月的一个深夜,92岁的郑德荣从昏迷中醒来,叮嘱家人:“告诉我的学生,要不忘初心……”3个月后,老人溘然长逝。“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信仰。”学生们说。

  胡小燕: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优秀农民工代表

  从四川广安农村到珠三角,从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农村妇女到陶瓷企业车间副主任,从“十佳外来工”到首批来自农民工群体的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靠着奋力拼搏和时代机遇,实现人生“蝶变”。

  胡小燕出生于1974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98年南下广东佛山打工。因不会讲普通话,不会骑自行车,找到第一份工作足足花了她3个多月的时间。“不敢打电话回家,因为听不得小孩的哭声。写了无数次信,但没有一封写完,因为写到中途全部被泪水打湿了。”胡小燕说,为省钱,4户人家合租一间民房,每户分摊75元。1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放入4张1.2米的床,中间用帘子隔开。

  后来,胡小燕终于在一家陶瓷企业找到工作,月薪500多元。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胡小燕拼命地学。她将一天分为三段:8小时工作,8小时生活,剩下的8小时全部用来学习。

  她供职的陶瓷公司是佛山市龙头企业,踏实肯干、性格果断的胡小燕很快就找到用武之地,迅速成长为车间副主任。2008年,胡小燕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全国农民工群体的代表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

  社保转移、医保对接、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欠薪入刑……当人大代表期间,胡小燕一共提了20个涉及农民工权益的建议,基本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广东省总工会还专门为她设立了一个“海燕信箱”,处理农民工来信。

  如今胡小燕是佛山市三水区总工会副主席。“尽管一届人大代表的任期只有5年,但是责任是一生的。”她说。

  施光南:谱写改革开放赞歌的音乐家

  “他用生命为祖国祝酒”——多年来,人们缅怀、颂扬一位为改革开放伟大时代伴奏、讴歌的作曲家。他叫施光南。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作曲家杰出代表,施光南一直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是他音乐创作永恒的主旋律;为人民创作、为时代谱曲是他坚定的信念。

  在入党申请书上,施光南深情写道:“如果我的作品能在人民火热的‘四化’建设中起到一些好的作用,能使青年人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充满对未来的信心,加深对党的感情,则是我最大的欣慰!”

  他用一生的创作去实现这个誓言——

  粉碎“四人帮”后,他以一首《祝酒歌》抒发全国人民欢庆胜利、憧憬未来的喜悦与豪迈;一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表达青年男女纯洁爱情的同时,寄托着动人的家国情怀;《打起手鼓唱起歌》则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展现各族人民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豪情与信心……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上世纪80年代初,呼应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施光南满怀激情谱写出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传唱大江南北,影响深远。歌曲以优美热情、充满活力的旋律,生动展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春回大地、生机无限的全新图景,激励着人们为希望拼搏、为祖国奋斗。

  1990年5月,这位满怀赤子之心的时代歌手,猝然倒下,年仅50岁。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他忙于歌剧《屈原》的创作。然而,施光南没有离去,他创作的歌曲将永远回响在祖国大地,镌刻于时代画卷。

  本栏文图均据新华社

(责编:杨曦、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