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南方日报:立足新常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刘金山

2014年12月15日09:51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立足新常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话题

  缘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明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和主要任务。会议确立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主要任务,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居于首位,并对如何稳增长作了一系列具体部署。12日下午,省委书记胡春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提出我省明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稳增长?稳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本专栏特邀专家谈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体会。

  稳增长成为步入新常态的关键起点之一

  在新常态背景下,稳增长需要顺大势,顾长期,调结构,重创新,靠微观

  近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作出了战略性研判,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这次会议兼顾短期与长期,并重在长期,既谈短期政策取向,更多的是讲长期趋势和模式变迁。

  新常态,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时段的特征事实。新常态,既是对过去30多年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这一次的战略性研判,将起到路径依赖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明年经济工作的五个重点任务,也是兼顾了短期和长期。这些任务具有新常态的逻辑起点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五个任务之首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稳增长,成为步入新常态的关键起点之一。

  稳增长,是稳“中高速增长”

  稳增长,是稳“中高速增长”,进而实现中国经济新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前无古人的。承载13亿多人口的大国经济,如何突破历史上出现的“李约瑟之谜”(历史上中国为什么由盛而衰),探索大国复兴的路径,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被称为中国奇迹。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通过若干时期的持续的中高速增长,实现中国梦,这将被称为中国新奇迹。因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大国案例。对大国经济而言,经历持续高速增长后,再经历持续的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奇迹。在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压力增强的背景下,明年的“稳增长”任务,是要防止出现经济剧烈波动,为中国新奇迹创造良好的起点。显然,稳增长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而非明年的权宜之计。

  稳增长,是一种结构调整的非均衡过程

  稳增长,是一种结构调整的非均衡过程,需要顺应新工业革命的大势。稳增长,不是为增长而增长,而是一种扬弃。有些部门产能过剩、技术落后,注定是要被淘汰出局的;技术先进的新兴产业,必将拓展自己的市场边界。如果说,过去30多年的中国奇迹靠的是量,靠的是资本规模;未来时期,中国新奇迹,靠的是质,靠的是知识规模。所以说,稳增长,一定会伴随着结构性调整。这是新工业革命的题中之义。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第二项任务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这与稳增长是逻辑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在新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社会范式转换过程中,实现持续的中高速增长与调结构,这是中国新奇迹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此,传统的推进GDP增长的政策将必然淡出舞台。稳增长,必然要追求结构调整的红利。随着个性化消费需求与小众市场的兴起,长尾经济的空间逐步拓展,智能化的订制经济模式将逐步兴起,范围经济将成为潮流。这种生产模式的变迁,是稳增长的必然组成部分。

  稳增长,是企业家创新的自觉过程

  稳增长,是企业家创新的自觉过程,意味着经济动力模式的变迁。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微观政策要活。活在何处,活在解放并激励企业家创新。创造中国经济新奇迹,维持中高速增长,需要由政府主导型增长转换为企业家主导型增长。市场千变万化,机会稍纵即逝。新工业革命背景下更是如此。企业家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性,是稳增长的关键。政府的职能限于三个清单: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地方政府官员的主要职责在于管好社会,保障经济社会系统运行有序。企业家的职能在于创新,在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的马云,期待出现中国的乔布斯。微观政策,在于激励企业家的“冲动”,自觉创新。这意味着,稳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的动力在逐步发生变迁,市场将逐步发挥决定性作用。

  稳增长需要依赖实体经济

  稳增长,是需要依赖实体经济的,需要实实在在、没有水分。宏观经济好,微观经济差,这样的经济现象是必须避免的。与稳增长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尤其是宏观调控政策,一定要关注政策效应的传导机制,一定要关注传导过程的微观基础。否则,可能出现政策泡沫,这是短期有一利,长期有百害。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去杠杆”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各类行为主体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越来越强。这是市场相对成熟的标志。一个对利率敏感的经济体,是一个市场发挥作用越来越强的经济体。此时,政策利用市场机制进行间接调控更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微观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更为重要。所以,稳增长,靠微观。

  总之,新常态背景下,通过稳增长,创造中国经济新奇迹,需要顺大势,顾长期,调结构,重创新,靠微观。展望未来,如果中国经济新奇迹成为事实,那么,中国将成为大国复兴案例的典型样本,其对世界发展的模式贡献,将是无可比拟的。我们相信,这一天,终将到来。

  作者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塑经济增长新动力

  □吴伟萍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需要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广东作为全国最早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的省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越坎爬坡期,原有的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低要素成本驱动、“低端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相比国内其他先进地区,广东转型升级难度更大,既要突破“低端制造+低端服务”的价值链“低端循环锁定”,又要努力摆脱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的“外需依赖型”模式。主动适应新常态,推动产业发展动力从依靠低端要素驱动向全面的创新驱动转变,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快速转换,是对广东产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新的挑战。

  积极培育产业新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广东要把握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新趋势,将做强增量与提升存量相结合,积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切实转换经济发展动力。

  抓住新一轮互联网革命爆发契机,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引领产业结构升级。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正在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通过基于网络化、智慧化的多元产业“跨界融合重组”,从生产、经营、品牌、市场等各方面,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与产业升级模式,成为撬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颠覆性力量。广东应抓住大变革机遇,以互联网思维实现“路径突破”,着力培育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等数字化先导型产业;突出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及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衍生的新业态,包括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行业电子、工业设计、移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服务、互联网金融、工业云服务等,抢占产业制高点。

  顺应新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积极发展高收入弹性产业。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以后,人们所追求的不再是物质“数量”而是生活“质量”,更加关注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和自我提升,消费结构的升级引领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广东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向高收入转换的阶段,应抓住高收入阶段个性化、高端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结构变化新特征,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时尚创意、休闲养生、智慧医疗、网络教育等新兴“高收入弹性”产业的发展壮大。

  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势传统产业是支撑过去30余年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新常态下广东经济能否保持领先地位,关键之一就在于能否成功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应依托广东制造业优势,加快生产方式及装备制造智慧化升级,抢先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新业态,焕发传统制造业活力;同时大力发展物流、商务会展、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提供支撑。将文化、创意和新兴网络技术相融合,改造提升批发零售、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产品的文化、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拓展增值服务。

  强化创新驱动,为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提供动力支持

  新常态下广东要抓住新一轮改革先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全面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坚持市场化导向,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使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研究开发、风险承担、应用受益的主角。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公平竞争的创新制度设计。深化企业技术改造,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打造产业、金融与科技三链融合的“创新生态链”,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构建覆盖产业创新链条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围绕产业增长点部署创新链,实施以产品技术需求向创新链上游传递的逆向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实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金融资源全面结合的新机制与新模式,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推动全方位创新,重点鼓励商业模式创新。要大力推进包括品牌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制度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等的全面创新。特别要重视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之路。

  塑造广东“创新文化精神”,激发全民、全域创新潜能。培育“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广东“创新文化精神”,以文化创新带动产业创新。重点培养企业家、创业者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营造“人人想创新、个个能创新”的全域全民创新创业氛围和制度环境。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创新驱动是新常态下

  稳增长的必然选择

  要达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目标,必须开启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徐印州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摆在明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说明稳中求进仍然是明年经济发展的总基调。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必须对新常态有精准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主导作用倒逼经济发展走创新驱动之路,创新驱动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要达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目标,必须开启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将创新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创新供给,激活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驱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驱动作用特别需要进一步提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其重要意义还在于避免不良的通缩发生。在新常态之下,由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如何创新供给的规模、渠道和方法,关乎能否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的深刻变化。创新产品供给的品种和规模是遏制产能过剩的良方,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保证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关乎民生的重中之重。电子商务爆炸式的发展扩大了消费,增加了就业,充分说明创新供给渠道和方式的重要意义。

  创新投融资方式,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驱动的边际效益至关重要

  在互联网经济的大趋势下,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把握新的投资方向,认真解决“投什么”、“谁来投”和“怎么投”的问题。近10多年来,广东虚拟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和进步。但是,虚拟经济毕竟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理所当然应该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其最终目的仍然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如果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势必产生经济泡沫,导致虚拟经济系统性的崩溃,并最终引起实体经济衰退。所以必须创新投融资方式,科学地选择和把握投资方向,扩大投资效益,力阻社会资本过度“脱实入虚”,以规避实体产业空心化风险。要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给投资者合理的回报预期,多种方式吸纳社会投资。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尤其是要正视民间资本参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并推动民间资本回归实业。

  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以激发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使小微企业的作用更加凸显

  以制造业为例,在全球经济出现萎缩的大势之下,各国都在谋划复兴制造业。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端制造业有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苗头,低端制造业已出现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趋势。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经济发展与互联网深度契合。因此,建设智能工厂,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方。广东是制造业大省,要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发展的新趋势,改变现有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实施科技创新,探索针对新趋势和新的市场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企业应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更要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创新驱动。中小企业不仅可以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而且可以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从而进入转型升级的主力行列。

  创新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保持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广东领对外开放之先,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外向拉动长期保持传统优势。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需求波动,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同步发生。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刚刚结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特定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园区,这是广东创新对外开放比较优势的利好消息。广东将抓住这一契机,强化粤港澳合作发展的优势,以服务贸易自由化为突破口,把自由贸易园区作为新的载体,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广东与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实现互联互通,成为新海上丝绸之路辐射能力强大的重要节点和实力雄厚的腹地,不断创新广东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保持出口对经济稳定增长的强有力支撑。

  创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改变被动保护环境的思维和对资源环境过度依赖的发展方式

  维护生态环境必须与转变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密切结合,不能再维持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浪费资源为成本盲目换取“高增长”,必须切实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行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可持续集约发展。要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创新和开发更多的绿色产品,创新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