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年12月13日,甲午年丙子月戌午日。岁寒之时,国家公祭之日,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古城南京,穿越历史的沧桑,于千回百转中,体味一场亘古未有的仪式感。今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这不是一次国家情愫的发酵,更不是一次历史宿怨的低吟,乃是以立法之厚重,以祀与戎之端庄,言说国之大事。时间依然要回到2014年2月27日的那个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如果说纪念,是因于那不能忘却的回忆,那么公祭,则是源于那不能抹平的伤痛。历史追溯到77年前的今日,法西斯日军悍然闯入南京城,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根据不完全的统计,超过30万同胞在这场大屠杀中遇难。暴行之残忍,浩劫之悲壮,正如后来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法官要求金陵大学美籍历史学教授贝德士估算大屠杀的人数时,他惶恐地说道,我不知道从何说起,南京大屠杀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没有人能够对它进行完整的描述。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为何将一座城的苦难,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公祭?为何要以法之名去郑重其事?南京大屠杀,不是一个城池的灭顶之灾,而是一个民族的浩劫,它是中华民族历史幽深处无法忘却的伤痛,没有可以被忽略的历史现场,没有可以被挥洒的另类说辞。但是,来自日本右翼的否定历史、美化侵略的持续行径,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背离,更是对民族尊严和世界和平的悍然侵犯。于此而言,把家殇、城殇变为国殇,是对深重灾难的深刻牢记,是对民族尊严的坚决捍卫,是对人类和平的立场表达。这样的国家叙事姿态,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与判断”,也是对现实的表达与坚定。
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以民族的历史痛点,传达对民族记忆的唤醒,表达对国际秩序的姿态,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那么公祭则是为了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正如习近平在今年三月的一次国际演讲中所言,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一个因忘记历史而灵魂生病的人,是难以在历史的线性演进中,探幽出成长之路的,对一个国家,亦当如此。背负着历史记忆中的痛感,并不是要刺激和培养仇恨,而是要在历史的敬畏中,朝着一个向好的目标,坚定前行。
历史的痛感是具象而真切的,只因为所背负者都是具体而真实的个体,于此而言,于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的主体,正是一个国家的每个公民,一个民族的每个子孙。而这其实也正是国家公祭日所要流泻出的情绪表达,正如某权威大报所积极肯定的,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可以超越个体、家庭和小圈子,也可以超越了血缘、社交圈与乡土的情感,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共同在悲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没有谁可以置身于历史之外,也没有谁可以超脱于历史之上,更没有谁可以被剔除在“我们”中。具体说来,这个人可以是为那面民间哭墙不断增加名字的历史挖掘者,也可以是拭去纪念碑尘埃的清扫者;这个人可以是为将国家公祭日拉入国家视野的奔走呼号者,也可以是在国家公祭日静思默哀的过路人;这个人可以是为维护慰安妇人权的法律工作者,也可以是纪念馆内讲述历史的志愿者。总而言之,每一个在历史痛感中,不断凝结和感召民族精神,不断修炼和沉淀公民气质,在推动国家进步、实现民族繁荣的积极贡献者,都是值得赞赏的历史亲历者和洞穿者。
文/高亚洲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