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运用好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也要纠正粗放地利用经济禀赋追求经济增长的弊端;既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节奏,也要保持深化改革的节奏。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从九个方面阐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提出了八个“更加注重”,部署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务。“九”“八”“五”当中,不仅包含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认知,也凸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九”强调的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常态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但是为什么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如何定义新常态,需要权威解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系统论证了新常态的特征。就经济形势判断进行如此深入的分析,在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极为罕见。其目的是,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统一对经济形势的认识,使各方面的经济工作尽快适应新常态。
“八”突出了在哪些方面补齐经济管理的短板。“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的表述中,突出的是企业、市场的作用而非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的是对人力资本的整合升级而非对人口红利的依赖。特别是在五大建设中单独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由此也明确了今后政策资源投入的倾向性。可以预期,八个“更加注重”将成为今后扶持新兴战略产业的一个指南。
“五”明确了明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五大任务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属于常态目标,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这三大任务中,不乏新意。一方面,稳增长被提到了五大任务的首位。这表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仍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由此可以预判,尽管明年将连续第五年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但在操作节奏、力度、工具使用等方面,都将出现更大的灵活性。适度降准、降息的概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将在明年得到进一步推进。不过,推进将注重基础性准备,而不会强调量化目标。
无论在目标设定还是调控思路上,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体现了复合型、辩证式的经济管理思维。既要运用好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也要纠正粗放地利用经济禀赋追求经济增长的弊端;既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节奏,也要保持深化改革的节奏。由此,经济新常态也得以具象化,而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