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观沧海:郭台铭为何焦虑?

远  猷

2014年12月04日09: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日前连续两天接受岛内电视专访,中天电视主持人陈文茜问他缘何如此勤恳,郭台铭表示,是为台湾经济问题感到焦虑,才决定接连露面,呼吁各界摒弃歧见,理性思考台湾未来。郭台铭认为,2014年是台湾很重要的一年,但他深深为台湾的未来担忧,他说人家已经拿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条件和我们公司谈判,客户永远看七八年后的事,台湾没时间了。

  在人们印象中,郭董素来以敢言直言而著称,而且常常一语中的,直指要害,这次也复如此。不过这回如此频密地上电视直陈己见,在郭董也是少见的行止,可见他真是“急火攻心”,不吐不快。其实,眼看周边一日千里,台湾依旧蹉跎岁月,岛内很多有识之士都跟郭董一样心里火烧火燎,无奈鉴于岛内一向的政治气氛,他们早就选择了默不作声,自求多福。在他们看来,这一路走来,台湾已经错失了太多太多的机会。

  就时髦的自贸区话题来说,早在1992年,台湾就提出建设“亚太营运中心”,利用地缘、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立足台湾,进军大陆,提升台湾经济,促进永续发展。然而,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政治凌驾于经济,一个抛出“戒急用忍”,阻挠两岸“三通”;一个搞“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最终锁死了台湾经济活力,蹉跎了大好机遇,“亚太营运中心”沦为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尤为让人扼腕的是,时至今日,台湾社会还深陷政治纷扰之中,各项政策难以执行,经济动能难以恢复。无论是大陆市场这个议题,还是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个议题,都是少数人以非常粗暴的手段绑架了多数人的意见。大陆市场要不要?答案很明确,就像郭台铭说的,台湾的市场太小,要发展技术、要培育人才,绝对需要以大陆市场为腹地,大陆已经从“世界的工厂”变成“世界的市场”了,全球都在要,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这个市场?

  自由贸易这条路要不要走?答案也不言自明,就像郭台铭说的,两岸自由贸易开放,台湾本来走在比较前面,但台湾的政党总是用政治思维看经济议题,导致经济议题常出现不理性思考及决定。政治应该是为经济服务的,但台湾的情况刚好相反,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言能听,道乃进”。郭董一番逆耳忠言,不知有多少人听进去了?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4日 20 版)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