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某些原因暂时无法在大银幕上看《推拿》的观众可以放心了,娄烨宣布《推拿》将与卢米埃院线15家影院达成合作,及时公布观影地点,增加排片,让更多观众看到这部电影。
在这个消息公布后,何平导演通过微博对卢米埃院线表示称赞,诸多关心文艺片生存的电影业界人士,想必也会为《推拿》和卢米埃的合作感到高兴。但在点赞的时候,也应该敏锐地感受到,这是院线冒着损失收入的风险,带有“帮扶”性质地在支持文艺片,而它们本来的关系,应当是互惠互利的。
在电影产业链中,院线一直掌握强大的话语权,也因此成为频繁被批评的对象,但无论怎么贬低院线经理没文化、如何地逐利,都改变不了院线把商业收入放在第一位的绝对合理性。院线在本质上并非歧视文艺片,只不过是企业盈利的需要而已。假若某部文艺片的票房号召力高于商业片,院线经理不趋之若鹜才怪。
所以,批评院线太过功利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有院线,愿意为文艺片、为国产电影的成长提供空间,自然值得鼓励,这样做的话,等于院线主动参与到了电影的未来建设中。卢米埃院线愿意长期单线放映《推拿》,将会为文艺片(尤其是小众文艺片)的出路,积累一些经验和教训。
想当初《推拿》要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做超前试映的时候,热心观众提前数天就开始抢购电影票,可容纳几百人的放映厅最终座无虚席。可惜这样的盛况未能持续到影片公映,超低的排片率和不高的票房,让文艺片的尴尬原形毕露。
通过《推拿》的上映可以发现,文艺片不缺观众,但观众基数不够;文艺片不缺口碑,但缺把口碑转化为票房的能力;文艺片不差品质,但如何把品质与市场结合起来,制片方还是办法不多。
想要解决上述问题,仅有院线拿出时间排片是不够的。单线放映只是文艺片的一线希望,即使以后出现专门的文艺片院线,都不大可能拯救文艺片于水火。
在一家院线改变姿态,愿意和文艺片同进步的时候,整个电影产业、电影创作者,包括观众,也应该重新定义文艺片,重新衡量文艺片的价值,使得文艺片能够在更多院线长期放映。这样文艺片才会真正扎下根来,茁壮成长。 (韩浩月)
>>微评
@何爷微博:艺术片发行有许多国际经验,只是内地影院缺失认知与配合,卢米埃要能走出这一步,对华语片的多样性是巨大贡献。
@lucinda_夏目:《推拿》拿奖很多,排片却很少,和片方自身宣传不力也有关系。中国的主流观影人群都是先看广告或预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