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大家谈:权利救济路,再铺平一点

2014年12月03日03: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权利救济路,再铺平一点(大家谈·当法治成为生活方式)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从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方面,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权利救济的制度设计,如何真正温暖群众的维权路?本期“大家谈”摘编了三篇来稿,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际遇思考“法治建设”与“权利救济”的关系,触及一些现实症结,值得倾听。

  法治政府的建设,必然伴随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过程。下期“大家谈”,欢迎读者通过身边的法治故事,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增强依法行政的约束力。

  来稿请寄:rmrbpl@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请注明“大家谈投稿”

  ——编 者 

  

  为务工者撑腰,从签合同开始

  江西信丰 丁 武

  几年前,在外打工的父亲因上班摔伤了腿而住进医院,用人单位不管不问,我连忙从500多公里外的江西老家赶去处理。用人单位态度傲慢,我只好去法院起诉,到法院才知道,立案需要提供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可父亲没什么直接证据,其他工友也不愿当证人。一番折腾之后,又回到与用人单位协商的原点。

  老父亲的这段往事,再现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困境。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决定了务工人员在用人单位面前的弱势地位;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则让外出务工人员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既怕用人单位找关系、走后门,又担心从此丢掉工作,于是多数人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法学家说,“大凡一切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都准备着去主张权利。”务工人员别心存侥幸,坚持签订劳务合同,以防受到侵害后陷入无据可查的困境。对政府和社会各界来说,应该营造覆盖各个环节的权利救济制度环境,在签订合同阶段就为他们撑腰,别让他们的维权路一开始就陷入泥淖。

  破关系迷信,不给权力钻空子

  山东济南 马洪利

  在基层宣传法治,常会听到群众反问:“当官的不守法,我们老百姓守个啥子法?”或者听到这样的质疑:“如果遇到事情能找关系摆平,为什么还要找法律?”这些疑问,引人深思。

  法律的公信力,不会凭空树立起来,关键要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如果政府施政不遵守法律程序,党员干部处理问题时缺少法治意识,群众怎么会奉法律为圭臬?如果“刑不上大夫”的封建思想仍然存在,法治大网总有乱钻空子的“漏网之鱼”,群众怎么会维权用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法治建设不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而是要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平等、可以预期的希望。否则法律法规再健全,也是一纸空文。

  因此,涵养群众的法治意识,畅通权利的救济渠道,首先要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等现象。当权力之手不能随意撕破“法治大网”,当严格执法在透明、公正的阳光之下进行,法治才能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依法治国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用比较优势,终结涉法涉诉访

  江西分宜 黄 婷

  5年前,我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法官,一开始被分配到立案信访大厅。那时,我最怕接涉法涉诉上访的“活计”,因为“信访”与“信法”的纠结,确实是两难问题。

  其实,涉法涉诉案件如真有错误或瑕疵,可以通过提起上诉进行更正。但现实中,很多人宁愿上访、缠访、闹访,也不愿意走进法院立案大厅。究其原因,就是认为法律“不好使”,不上访引起领导重视,问题就得不到有效解决。少数领导“息事宁人”和部分政法部门“踢皮球”的做法,也加剧了这类现象的发生。

  让群众信法而不信访,就要让法律真正管用。去年,全国政法机关将涉法涉诉信访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改革,明确“诉”与“访”的标准与界限划清,要求有程序瑕疵的案件,及时启动再审等司法程序。随着一系列改革深入推进,到访群众体验到法律的“比较优势”,涉法涉诉上访明显减少。这说明,只有让群众切实看到法律维权的有效性,才能涵养全社会的法治信仰,进而走出“信访不信法”的困境。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03日 05 版)

分享到:
(责编:王吉全、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