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远望台:那些行将逝去的口号还能叫响吗?

斯 雄

2014年11月30日02: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我恨川藏线……”

  刚抵川藏线采访,成都军区安排观看反映川藏线官兵战斗生活的话剧《长路向天》,这是全剧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充满悲情。

  接下来听到的这些数据,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当年为修筑川藏线,平均每一公里就牺牲一名官兵;川藏兵站部常年千人千车在这条“生命线”上执行国防运输任务,60年来,先后有658名官兵因公牺牲,1800多名官兵因公致残,3000多名官兵留下终身疾病。

  “生命线”常常是“生死线”。但如此悲壮和惨烈,超出常人想象,让人敬佩,也让人敬畏。

  值得欣慰的是,从2005年开始,川藏兵站部已连续9年实现进藏运输“零伤亡”,树起了平均每天行程10多万公里保证“零伤亡”奇迹的丰碑。

  谁曾想,10天的川藏线采访,从成都刚抵拉萨,却传来噩耗: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在执行进藏运输任务中,驾驶员兼油料员、中士杨啸天因突发高原疾病,英勇牺牲。

  再一次听到“我恨川藏线”这句话,是在祭奠杨啸天的仪式上。

  尽管改革开放的成果已经体现到川藏线上,路好了,车好了,待遇好了,但它恶劣的自然环境、极端的高原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依然难以改变—— “生死线”上多生死,让人不由得不生恨。

  仪式上,同时又听到另一个响亮的声音:“我热爱川藏线,它连通内地与西藏,维系着藏汉民族团结,助推着西藏发展。平时保障战备和生活,战时保障沿线畅通,这是党和人民赋予川藏线官兵的崇高使命,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并不断锤炼钢筋铁骨般的意志,铸就川藏线特有的战斗精神。”

  这是川藏线官兵的心声。这心声,与他们至今津津乐道的一段故事、拥有“发明权”的一个口号,密不可分:

  1963年2月,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进京向中央汇报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情况,当他汇报到参战部队战胜敌人,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时,毛泽东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这个后来曾经响遍全国的口号,此前已经在西藏军区、川藏线上叫响;此后,川藏线官兵始终不渝地坚守着、传承着,成为他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精神动力和不竭源泉。

  “在川藏线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问起采访川藏线的感受,我不自觉地引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头,改编成我的开头。跟随汽车团,晚上住兵站,近距离真切地接触到川藏线官兵,方才更深刻地了解到他们数十年来奋不顾身、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原因,那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可叹许多曾经深入人心、激发斗志的口号,不少正被雨打风吹去。其实,面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无论军队、地方,也无论战时、平时,“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样的战斗精神,绝对不能丢;这类鼓舞士气却行将逝去的口号,现在迫切需要重新叫响,而且能够叫响。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30日 06 版)

分享到:
(责编:白宇、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