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府办公厅近日对精简会议议程提出了详尽的规定:市领导讲话不超过50分钟,主持词和其他会议文稿不出现“尊敬的某某”称谓。(11月28日新华网)
开会并非中国专利,但中国的会议极具特色。“事必开会、开会不止”的说法,是从数量和长度上反映了中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会多、会长”的尴尬现状;“恭维互赞”的会议文化却从“质量”上反映了中国会议的题外之意,值得关注和深思。
中国是礼仪之邦,开会作为聚集众人商议共识的公共行为,自然少不了敬辞敬语,于是,会议的开头和结尾,总会有主持人、发言人对与会的领导、嘉宾表示尊敬的语段。如开会伊始,总会听到尊敬的领导,首先欢迎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指导,请领导作重要讲话等欢迎辞;会议结束,一般也会听见请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领导之类的感谢语。这些表示敬意的话语到底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重要会议,邀请重要的领导嘉宾,可以用敬辞表达热情和感谢,但并非所有会议都是重要会议,并非所有人的讲话都是重要讲话,如果一味谦恭,未免繁文缛节而走上形式主义的怪圈。
会议的目的是相互交流信息,表达意见,讨论问题,解决矛盾,而不是为拍须溜马、互相吹捧。会议多讨论事务性问题,因此,会议应当就事论事,少点“嘘寒问暖”,多点直面问题,少点“纸上谈兵”,多点务实讨论;少点“领导指示”、多点民生关注,空谈只能误国,实干才能兴邦,务实的会议才能开出意义,收到实效。
广州取消会议文稿中的“尊敬”二字,找到了会议活动改革的突破口,消除的不仅是一两个礼貌词语,而是一种务虚的会议风气,影响着政风、民风向务实方向转变。取消“尊敬”并非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摒弃,其目的也不是营造铁面冰冷的人际关系,而是要把尊敬做实,把尊敬体现在工作完成情况上,体现在问题及时解决上,体现在矛盾有效化解上。
尊敬要放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嘴上,下级把对上级领导干部的尊敬化作见贤思齐的不竭动力,上级领导干部把锤炼自身人格魅力和党性修养当作让下级尊敬的必要条件,彼此将尊敬变作工作的信任、同志的交心,才是真正做到了尊敬对方。
文/李想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