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南方日报:中国还需要更多的袁隆平

周虎城

2014年11月28日09:20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还需要更多的袁隆平

  “袁隆平”的名字卖掉了。价格还不菲,5151万元人民币。隆平高科近日发布公告称,将买断“袁隆平冠名权及肖像权”,以便在经营活动中独占袁隆平院士的姓名权和肖像权,包括“袁隆平”、“隆平”及相应的中英文名称,以及任何关于袁隆平院士肖像的图片、照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显然涨价了。早在2000年11月隆平高科上市之初,该公司便向袁隆平支付姓名权使用费580万元,而袁隆平以部分费用折成股份,成为公司发起人和第四大股东。从580万元到5151万元,“袁隆平”这个名字的市场价值上涨速度不慢。

  当然,与袁隆平院士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比,5151万元不过是沧海一粟。前不久,笔者应邀赴长沙参加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二届隆平论坛,感触颇多。时值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试验中,获得亩产超过一千公斤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袁隆平穷尽一生之力,总是在不同的时期带给大家惊喜,这种惊喜远远超越了物质层面,更有精神层面的不断激励。这无疑是袁隆平超越农业、超越经济的更多价值。

  在隆平论坛上,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做了《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的主题报告,指出从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十连增”,今年有望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连续五年高于市民。这些成绩难能可贵,放在我国历史上也属罕见。但恰如陈锡文指出的,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农民收入增加了,但农民收入结构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务工的工资性收入从去年开始已经超过了家庭经营性收入,而种植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进一步降低,连1/4都不到。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国农业科技虽然在杂交稻育种方面领先世界,但整体上仍然落后。中国农业还需要涌现出更多的袁隆平。

  袁隆平名字与肖像权的商业化恰好说明,农业科技是有价值的,是有市场的。如果我们在农业方面的各个方面均能实现科技突破,那么种植业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例过低的局面一定能够得到改变,农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实际上,伴随着绿色产业的异军突起,种植业正在出现各种可能。但这种“可能”不应仍然处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层面,要想真正改变现有种植业较弱的格局,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而这种转化的前提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没有较高的投入,也难以有较高的产出,清贫只应当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只有让农业科技工作者拥有更多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机会,农业科技才能够实现更多突破,袁隆平院士的伙伴们才能够越来越多。

  解决农村现有的诸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问题,还是需要他们的父母回到乡村。如何才能够让他们回到乡村呢?只能是在乡村的收入不逊色于城市打工的收入,若在乡村便能够实现较好收入,又何必背井离乡呢?土地于农民来说是较为恒定的,只有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市场的发育才能够令土地产出的价值不断提升。这无疑需要我们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唯有如此,农民才能够在外出务工、家庭经营、土地种植方面实现更好的收入结构,解决更多的问题。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