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羊城晚报:咪表信息更加透明有助化解社会疑窦

洪绩

2014年11月25日15:27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咪表信息更加透明

京津沪穗四地道路停车费收入至少一半没进政府口袋,停车位经营过度“私人化”,公共资源分配长期“暗箱化”,停车费收支情况成谜,收费依据成疑……新华社调查报道披露的上述乱象再次引发社会的关注。

事实上,11月初,多个省份30多名私家车主委托多位律师向湖南、山东、河南等地政府寄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询问当地公共停车位收费标准、招投标信息、收费单位利润情况等信息,针对的就是目前停车收费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道路停车位固有的公共资源性质,要求公开相关信息既合法合规又合情合理。同时,正是信息的不公开或公开不彻底,使社会对道路停车位经营的诸多疑惑始终无法化解。

在新华社报道中,作为公共资源的道路停车位,为何没能将车主付出的停车费大部分转化为公共财政收入是最大的疑问。以广州市为例,物价部门公布2013年车位经营企业向市、区财政缴纳道路泊位有偿使用费总计2835万元,而有政协委员估算,全广州车主一年需付出停车费约10亿元,若按照这一估算,则仅有约3%的停车费收归财政。对此,广州停车场协会回应羊城晚报记者询问时称:“咪表收费10亿元”算法不科学,“要打个折”。即便真要“打折”,咪表实际收入也还是个谜。此前,广州官方公布的咪表泊位总数、上缴财政数额等出现“打架”现象,甚至称咪表收费属“商业秘密”“恐怕难以透明化”,这些缠绕在咪表泊位的“疑云”若不解开,怎能不让人诸多揣测?

媒体诟病的另一点是,政府对车位经营资格进行招投标或特许经营,却造成停车位经营权被个别企业长期把持,沦为垄断经营、分配固化与过度“私人化”。广州2011年对中心城区咪表泊位招标,最终胜出的两家公司中电子泊车公司被发现与三家未中标公司均有关联关系。据有关媒体报道,招标方为顺利进行招投标甚至还更改了投标者的资质门槛,这一举动难免令人猜测道路公共资源经营权有无“暗箱操作”之嫌。

就广州而言,今年8月开始实施停车费涨价新政之后,调价带来的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增收部分如何调整分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也直接关系能否回应公众对调价初衷的质疑。现实是新政施行已近4个月,而政府部门也称会相应调整,但因与两家咪表公司的合同还有两年,怎样调整要通过法律途径协商。

对京津沪穗等超大城市来说,道路泊位经营权有偿使用费收入在公共财政收入中的占比或许仅是九牛一毛,但因公共道路资源属于公共产品,有偿使用费收入便具有其公共特性,所以一分一厘都不应含糊。加之某些咪表经营公司曾被审计发现存在部分咪表泊位收费无记录、未上缴财政、私划车位经营等行为,说明部分公共道路成为了企业牟利的资源。若不解开其中疑窦,相关部门凭什么来换取公众的信任?

归根结底,要化解社会的疑虑,唯有将道路泊位的所有信息彻底公开。包括咪表数量、招投标过程、价格成本构成、政府与企业分配情况、财政收入去向等信息都应公开透明。这既是纠正咪表经营乱象所需,更是将知情权、监督权还给民众的必须之举。这样做难度并不太大,关键在于政府是否作为。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