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羊城晚报:我们也需要《吹口哨人保护法》

王石川

2014年11月24日15:23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吹口哨人保护法》

一起案件,市领导要求无罪也要弄成起诉。8年前检察官孟宪君从了,当事人被判了缓刑。8年中检察官孟宪君一直被良心折磨着。8年后,他选择了到最高检去自我举报,“我办了错案了。”日前,安徽省高院再审了这起8年前的案件。而孟宪君的家人对此却非常担心,劝他晚上少出去,别遭黑手、黑砖袭击。(23日《京华时报》)

孟宪君家人的担心,绝非多余,自他选择到最高检去自我举报之后,便遭遇了很多麻烦。比如,淮北市检察院查他,包括他办过的案件和他的银行账户,还连累家人——其子的银行账户也被查。所谓的“受到某种报复或威胁”,并不夸张。好在孟宪君干净而磊落,如果稍有不检点或许早就被人抓住把柄,“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孟宪君家人的忧惧,或许还与他们对现实的清醒感知有关,举报人被凶残报复并不罕见,比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检察官滑力加,因举报被多次暴打就是例证,

孟宪君不是堂吉诃德,他只是一个尚存良知、爱惜声名的退休检察官,所求并不多——纠错而已;所纠的错亦不关涉人命,不像呼格吉勒图案;最关键的是,他之所图只是本分,却近乎卑微。“我们是法律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本身应该以身作则。”即便如此,仍走得艰难,甚至伴随着种种不可预知的凶险,不免令人感慨系之。

如何纾解孟宪君家人的忧愁和恐惧?一方面,应有更多的正义力量集结起来,声援他。好人沉默,坏人嚣张,正义躲避,不义窃喜。另一方面,孟宪君及其家人应受到保护。前不久最高检印发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首次明确举报人享有的具体权利,包括申请回避、查询结果、申诉复议、请求保护、获得奖励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孟宪君虽是退休检察官,但他本质上仍是举报人,他有权利请求保护。

最关键的是,除了公正再审之外,更应该调查当初是谁以权压法的?由于真相尚未完全浮出水面,尚不能武断认定某人,但可确信有领导干涉了,若认真彻查,不难水落石出。从孟宪君和当事人高尚的言辞看出,究竟是哪位领导负有责任,有不同的版本,这更需要调查此事,以免误伤。

别让举报变成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别让躲在暗角的丑陋得逞。如果举报人被报复,痛苦的不只是举报人,还有法律、正义和道义,甚至会挤压、摧毁通行于我们社会的正常价值观。早在1989年,美国就颁布了保护政府内部举报人的专门立法——《吹口哨人保护法》,所谓“吹口哨人”(Whistleblower),即“举报人”, 该法旨在强化对联邦工作人员权利的保护,以制止打击报复和消除政府内部的违法犯罪及不当行为。同样,孟宪君、滑力加身为检察官,作为系统内人员,他们对司法机关内部的问题进行举报,应该鼓励。近年来,一些官员基于正义或其他因素,奋而举报,他们确实需要保障。为此,我们也需要一部《吹口哨人保护法》,起码可借鉴其精神和措施,为我所用。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