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松江蛇医消失之我见

2014年11月21日15:12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松江蛇医消失之我见

  吴兴人

  有消息说,松江79岁的蛇医李粉根谢世。曾经名扬松江、金山、青浦及嘉兴、昆山一带的最后一位蛇医,至此消失。他的一招救人绝技,因此失传。

  松江蛇医之失业,是因为蛇在松江几十年来逐年减少,被蛇咬伤的患者也相应减少,松江老街上那间蛇毒诊所几年前就门可罗雀。这家蛇毒诊所有几个数字值得注意。2003年就诊患者136名,2004年至2008年就诊患者均不超过百例,之后每年不超过20例。渐渐地,医院不再设专职蛇医,若有蛇伤病人则由外科大夫用注射抗毒血清等办法救治。

  松江毒蛇减少,乃至今天难见蛇踪影,那是因当地农田不断锐减所致。

  请再看几个数字。上世纪70年代,松江地区耕田面积60.3万亩,农业人口19万。上世纪90年代,耕田数减至58.1万亩,农业人口6.8万。到2010年,耕田剩下25.6万亩,农业人口仅余5600多人。农民都住进楼房里去了,蛇自然无处容身。

  草长莺飞的农田,变为现代工业园区、大学城、建筑群。据2013年松江政府工作报告介绍,经国务院批准,松江工业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被纳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这些当然是好消息,是历史、时代的可喜进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工业在农业领域内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是消灭旧社会的堡垒——‘农民’,并代之以雇佣工人。因此,农村中社会变革的需要和社会对立,就和城市相同了。”马克思的分析同样适用于松江。松江县变成上海市的一部分,大部分农民变成职工,是马克思所说“最革命的作用”的表现。松江蛇医悄悄消失,乃是势之所然,而不应看作一种没世之叹。

  不过,工业化的松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农田减少,但废气排放增加;河流污染,松江四鳃鲈一度不见——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来到上海,点名要品尝松江四鳃鲈,一时忘了鱼的名字,就说要吃尼克松鱼,但松江政府无法提供四鳃鲈;毒蛇咬伤患者鲜见,但各种现代病患者增加;迎来了工业文明,但雾霾驱之不去;住上了高楼大厦,但渺渺乡愁无以凭寄。松江的农田不能再减少了,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如何保持松江空气清新、天蓝水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如何记得住乡愁,如何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看来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个当务之急的大问题。

  还要回到蛇医消失这个议题上来。松江毒蛇没了,不等于蛇医的祖传秘方就失效。作为一种医药遗产,不应湮没失传。听说老人已把秘方贡献给了社区服务中心。我想,是不是应当像市区保护石库门建筑一样,将它保护起来。不知松江有关部门以为然否?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