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别逼“邵建波们”在“林海雪原”艰难前行

2014年11月21日10:50    来源:中国江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别逼“邵建波们”在“林海雪原”艰难前行

  年近50岁的邵建波做了20多年慈善。很多人记住他的名字更多的不是因为他的慈善事业,而是小说《林海雪原》同名主人公少建波。邵建波曾遭遇过形形色色的索捐者。2007年10多名索捐者找不到他,竟找到了他69岁母亲讨说法。他们把求助的失落与对邵建波的不满发泄到了老人身上,老人被气得当场吐血昏迷,最终抢救无效去世。他说:“无论是高调慈善还是低调慈善,都被公众误解,被骂成是“作秀狂人”,这真的很难受”。(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邵建波这几年的捐款是不少的,这几年的捐物也是不少的。他关注的范围很大,既有对普通人的关爱,也有对公职单位的支持。媒体的聚焦,让他有了一定的名气,名气带来了好处,提升了人们对他的慈善行为的认知度,方便了他的慈善事业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各种讽刺挖苦,各种言语攻击,都接踵而来。有人怀疑他的目的,有人怀疑他的真诚。

  可以说,邵建波的慈善之路是艰辛的。高调慈善的时候,有人说他真会作秀,低调慈善的时候,又有人说他是故弄玄虚。在这种往左走不行,往右走也不行的舆论压力之下,邵建波显得很是为难,甚至有点迷失的感觉。

  其实,无论邵建波是高调还是低调,这都不应该是关注的焦点,我们只需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有益于社会?无论邵建波的出发点是什么也无所谓,我们只需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帮助了一部分人?对于慈善这样的事情,我们何必逼着别人必须是阳春白雪呢?慈善事业是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即使不完美也值得我们去鼓励,去期待。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去做不完美的慈善,不完美的慈善多了,就会开出完美的慈善之花。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索捐。这些年来,就是因为不能满足索捐者的要求,邵建波被推到了口水的包围之中。对于这些需要社会救助的人来说,他们的心情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沼泽地带,正经受着人生的凄风苦雨,在索捐难以被满足的时候,有点情绪也在所难免,这都是因为他们存在这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他们想拼命的抓住一棵救命的稻草。这些索捐者更应该做到“将人心比自心”。邵建波毕竟只是一个个体,即使他的善心如菩萨,又能如何?他没有普度众生的能力。

  遗憾的是,如果仅仅是索捐者不理解,还是能让邵建波有些许安慰的。问题在于很多社会上的人员也在谩骂和吐槽,认为面对别人的困难,他在袖手旁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财富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给邵建波这样的人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是高调还是低调?是救男人还是救女人?是救助还是救孩子?我们应该让邵建波们自己选择善款投向的方式和方向。只要他的举动有益于社会,就行了。

  但是,邵建波的遭遇却是尴尬的。这样的舆论炙烤下的环境,就犹如“林海雪原”。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丛林的障碍,有冰雪的障碍,有寒冷的障碍,这样的环境是艰苦的。我们不能把邵建波们的慈善行为也逼到“林海雪原”般的恶劣环境中,这样伤害的不仅仅是邵建波们,更会是我们的慈善事业。

(来源: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