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8点30分,为儿子呼格吉勒图奔走9年的李三仁、尚爱云夫妇,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再审决定书。接到该再审决定书后,李三仁、尚爱云夫妇,当场痛哭流涕,尚爱云激动的说:“等来这份决定书太难了,是不是太迟了?”(11月20日《法制晚报》)
案情简述:18年前,内蒙古青年呼格吉勒图因杀人被判处死刑。9年后另一杀人嫌犯赵志红向警方供述自己为呼案真凶。呼案从案发到执行死刑只用了62天;9年之后,疑案出现,再审此案之呼声延宕至今。这就难怪李三仁、尚爱云夫妇接到该案再审决定书时痛哭流涕,并感叹“等来这份决定书太难了,是不是太迟了?”
然而,这还是在程序上“迟到的正义”。虽然西方有句古老的法谵:“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意思是没能在有效期限得到恢复和补救的正义。但在纠正冤假错案中常用的一句话:“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还是能给人带来慰藉的。现在,已经无需细究迟到的正义是不是正义,而是应该关注再审呼案能否成为迟到的正义?
这或许可以称为一种担心。因为,一起命案,当嫌犯已经被枪决9年后“真凶”出现,如此人命关天的大事,怎么会拖了9年之久?当年只用62天结案,并把“凶手”送上断头台的办案效率哪里去了?这当然是等再审结束后该向公众交代的问题。但是,一个峰回路转的大案,能拖9年之久,其中牵涉到的利害关系和因此而产生的阻力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今天决定再审,是不是已经完全排除了阻力?这种担心就涉及到这个迟到的再审,最终能否真正成为迟到的正义。
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假如呼案在再审后出现逆转,对呼格吉勒图一家来说,只是感受到了法律迟到的正义,对被损害的权利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救济和补偿了;而对造成这起“冤案”的相关部门来说,就意味着误杀了一条人命。这可能也是此案的再审拖了9年之久的原因。如果说在这9年中,相关的司法程序一直在走向再审,那么,其中明显表现出的犹豫不决,到底是在做证据链上的核实,还是在做利害关系上的取舍?如果说前者,为何当年只用62天结案并执行枪决,而当“真凶”出现时,反而9年时间都看不到进展?
当此案的再审“9年怀胎一朝分娩”时,人们难免对这个“难产”的结果多一个心眼:迟到的正义是不是正义?正义可以分为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实质正义是指从内容上追求一种结果公正的正义;形式正义是指不考虑结果只追求过程公平的正义。在司法领域有人又称其为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此案的再审,重点就在程序正义。程序正义是指程序法和司法程序过程本身的公正。此案如果最终被证明为错案,问题就出在当年审理此案的程序正义上。
那么,此案拖了9年之久,早已不符合程序法,而之所以会这样,会不会就是因为找不到走上司法程序过程本身公正的通道?其中的难处确实客观存在,但在决定再审之际,就必须履行司法程序过程本身的公正,让迟到的再审真正成为迟到的正义。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