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沉默的杜丘

2014年11月19日15:11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沉默的杜丘

  华心怡

  从点到面的成规模流行背后,物、事、人,永远都有着最深厚的时代印记。

  香奈尔的粗花呢套装,是世界大战后女性解放的宣言。上世纪20年代美国黑酒横行,造就了一批靠走私酒品发达的流氓大亨,起因是阴差阳错的禁酒令。而玛丽莲·梦露的风靡,与邓丽君的传奇一样,全因时代和那个时代下的人民需要她们的风情。

  昨天,各类媒体都被刷屏了。高仓健离世的消息,成为中国人对自己上世纪80年代记忆的集体悼念。1978年,《追捕》是那个时代结束后的第一部外国电影。杜丘的沉默与孤独,成为一个符号。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原来,男人还可以这样。东方硬汉,成为高仓健的银幕代名词。姑娘们,由此对奶油小生们全面否定。据说,杜丘那件出名的风衣被颇有经济头脑的某服装厂生产了10万件,不日售罄。那一年,不论是资历和辈分都怯生生的张艺谋还不到而立之年。他开始竖起衣领,常常沉默,并辞去了工厂的工作,考入电影学院。他说,杜丘是一盏明灯,为自己指明未来的方向。

  再后来,高仓健拍了更多的电影,最终定格在205部。其中,《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等很多部都成为经典,并为他赢得无数声誉和奖项。不论演技是否精湛,卖相是否俊朗,中国观众为高仓健倾倒,是因为他们在寻找那时的文化环境、人情世故、生活碎片中可以仰望、可以顾盼的一个立体的精神形象。在中国人最需要“杜丘”的时候,杜丘出现了。

  再言之,放在社交网络横行、速食消费的今日,《追捕》和其他高仓健的电影,影评人或仍会打出高分,但叫好是否能够叫座?年轻人是否会买账?又或者说,今日的明星,在网络上被搜索过几万几亿遍的都教授和全美人们,在他们的生后,会留给已老去的粉丝多少唏嘘?娱乐价值几乎是全部的内容与核心,精神力量已全然无息,于是当代的明星们总是更容易被替代的。

  杜丘与他的那个时代,早已不复。且沉默片刻,为过去,更为将来。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