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护理补贴”体现政府担当

2014年11月18日15:46    来源:中国江苏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护理补贴”体现政府担当

  近日,南京市政府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明确政府为五类老人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照顾失能老人的护理人员每月400元,照顾半失能老人的每月300元,具体操作由社会组织承担。五类老人包括低保、低保边缘老人;经济困难老人;计生特扶老人;“五保”、“三无”老人和百岁老人。(中国江苏网2014/11/18)

  这项被称作“护理补贴”的新举措在宣布之日便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政府,可以想象,承受的压力相当之重。在前面一段时间,南京市没有被社会舆论所干扰,按计划如期施行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办法》的新政,这种胆识,体现的是政府对于惠民新政的一贯与之,体现的是对制定法令的深思熟虑,也体现了对于既定措施执行中可能出现情况的前瞻,是一种负责任政府的勇敢担当。

  南京市民政局福事处处长周新华表示,“家属照料型”居家养老,本质上是政府购买社会养老组织的服务,只不过将养老护理员从陌生的专业人员变成了老人的亲属。但即便如此,还是带来了社会上不少的误解和非议,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家庭观念的挑战,是对亲情的商品化。但实质上,它更是把存在已久的养老矛盾进行了合情合理合法的转移,进一步释放劳动者的家庭负担,让政府购买服务,给老人和子女一定程度的解放,是一种向保障型社会转变的过渡性措施。虽然并不能一蹴而就,但它所体现的进步趋势却是不容置疑的。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如何让普通的劳动者感受到改革的红利,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为什么GDP上去了,高楼大厦也多了,各种物质生活都极大丰富了,而很多的老百姓并未感受到压力的减轻,没能展示舒心的笑容呢?很明显,医疗、教育、养老还是困扰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最大障碍。一级政府如果可以放弃一些所谓的政绩工程,而愿意在民生保障领域做一些实在的事,哪怕仅仅是尝试,都值得鼓励,值得点赞。

  南京市的“护理补贴”的新举措虽然是一种探索,但依然具有着标本意义。或许,在试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干扰因素,但毕竟我们走出了这一步,它,看似一小步,实际上却是一大步,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市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的劳动者来说,这是意义十分重大的一大步。

  胡子白

(来源:中国江苏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