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学校的校庆扎堆11月,同学聚会也迎来高峰期。有媒体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不喜欢同学聚会,近半人认为同学聚会炫富最扫兴,近三成人表示不参加聚会。聚还是不聚,是个问题,如何召集和安排,更费思量。
一般说来,毕业时间越长,召集同学聚会越难。毕业之初,同学圈是社交圈的重点,社会浸淫日久,同事圈、同行圈、同好圈、同乡圈、家长圈建立起来,同学圈的比重便会降了下来。圈子太多,难免会引发社交疲劳,只好从某些圈子淡出。
不过,同学聚会有其独特魅力,是其他社交圈所没有的——那就是重温初心。所谓初心,是指涉世未深之心。身在校园之时,由于近乎一无所有,人际间少有提防,对他人持开放的心态,容易接受另类的人和事。年轻人对世界充满好奇,包括对他人的好奇,对异性的好奇,同学们互为学习待人接物的对象。学生时代,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同学们抱持憧憬,敢想敢说,乐于分享。在步入成人社会之后,没有了那么纯净的社交环境,同学聚会就是重温初心的难得机会。
但是,同学聚会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初的无忧少年,现在成了大叔大妈,被社会所塑造,渐渐定型,对未来的憧憬越来越少。不参加聚会,尚能在回忆中感受当年。如果在同学会上互相攀比,连记忆都会受到伤害。人们反感同学聚会炫富,有时候未必是富裕者主动炫耀。富不富,言行举止都能反映出来,容易让别的同学造成心理上的落差。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赶超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令人神伤。因此,组织同学聚会,需注意形式,避免奢华,同学中的成功人士不能太张扬。
同学聚会更要注意话题选择。涉世越久,同学之间的价值观、世界观分歧也会越来越大,如果话题太过现实,沟通起来反倒不如其他圈子顺畅。回避一些太现实的话题,政治、宗教不碰;理财、旅游话题反映收入状况,慎重提及。切忌把同学当成资源,把纯洁的关系变成利用和被利用关系。回忆当年难免话题重复,应当多些畅想未来;讲养生、育儿,虽然俗套,胜在无伤大雅。
抱持积极的心态,则是将同学聚会看作一场重拾初心的修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果说中是初心,那么和就是重拾初心。同学聚会贵在和和气气,丢掉俗世的纷争、烦恼、怨气。
同学之间毕业后分化是难免的,贵在看淡分化的结果,同学聚会如同初见,一脸纯真,眼见炫富而心态平稳,眼见贫寒而不露鄙夷。所以,这么好的修行机会,不要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