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G20峰会已确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的哪个城市将承办这次会议,迅速引起公众的兴趣。虽然北京APEC会议期间采取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等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引来部分人“扰民”的抱怨,但如果大型国际会议真的能来自己的城市,相信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愿意的。
中国还远不是国际会议已经多得“让人烦”的社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期待:大型国际会议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而迄今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青奥会、夏季达沃斯等已经进入到中国多个二线城市,中国尚无一例它们在举办地大范围不受欢迎的情况。
那么G20会在哪里开呢?这本身还是个悬念,但很清楚的是,它无论去哪里,都会被当地公众看成是自己城市的好事。
已经有人在网上提出,大型国际会议不应总在京沪两地开,最好也能把它们拉到二三线城市开。作为一个大的原则,这种主张得到很多严肃学者的支持。事实上,把国际会议以及其他大型国际活动分散到中国各地去举行,这已经是中国的实际做法,著名的博鳌论坛就固定在了海南省的一个小地方,迄今的夏季达沃斯都没有进京沪,青奥会选择了南京。
但是说到G20,它似乎还是在北京或上海举办更为合适,其中北京尤其可作为首选。因为G20不是一般的国际会议,它比APEC的分量还重,它大体算得上当今世界NO.1的年度领导人峰会。开好这次峰会,系关中国重要的国家利益。围绕它我们最应关心如何向世界证明中国确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同时还应把这次会议看成提高中国地位和影响力的一个机会,摸索在国际格局和秩序中体现中国主张,以及改善中国同世界其他大国互动的方式等。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到中国举办G20峰会顶多两年时间,应当说时间挺紧的,这不是一个可以从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时间段,用来举行并服务于会议的绝大多数设施应当是现成的。会议的筹备工作应围绕上述核心关切展开,而不应被其他考量过多分心。
北京成功举办APEC对世界舆论产生了触动,它的总体效果相当正面。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中,主观的因素一直很强。APEC推高了中国实力、国家制度动员力这些客观因素所带来的印象,这有助于外界对华认识朝着真实的中国靠近。
中国是全球意义上的大块头,也是增长最快的战略性力量。这个时期的中国,外交不仅是大事,而且操作的难度极高。中国注定要向外交投入较多的精力,我们开G20峰会,会比其他国家开同样会议多一层微妙的含义,处理好它是对中国国家智慧和能力的考验。
因此京沪、尤其是北京更适合举办G20。这两座城市更能保证中国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到大外交层面本身,而不用花太多心思考虑各国领导人以及他们大量随行人员和媒体记者的“衣食住行”。
随着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最有影响的世界性角色之一,大型国际会议和活动必将越来越多来华举办,中国很多城市将得到“国际化”的现实推力。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将相继达到国际水平,自信的增加也会改变我们选择举办国际会议城市时的各种考虑。只要中国的发展保持强劲,各种机会和可能性就将不断与我们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