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海外版体坛走笔:骑行文化:自行车运动的未来

齐欣文\图

2014年11月17日08: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灵魂是可以追赶的吗?

  如果是,那骑行就如天使扇动着翅膀,向着梦想的地方,日复一日地飞翔。

  2008北京奥运会后的一个秋日下午,晴空下的京城近乎完美。没有任何预兆地,我走进一间自行车行。老板许诺,他和单车都是我终身的朋友;我就掏了腰包,买下了我所能承受的最昂贵的一辆自行车。我觉得这就是命!因为生活从此改变,而我却从未后悔。

  首先到来的变化是:我再也不必开车了。一年四季中,只要从窗外可以远眺望见西山,我就“骑”去长安街。随后,单车伴随我去过许多远方。骑行就是骑行!和冬夏无关,和风雨无关。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评头论足之余,都会慢慢引出一个话题:自行车运动有美好的未来吗?

  竞技项目的最大价值,是运动展示的溢出效应。在历时四年的“环北京自行车赛”期间,我在赛场沿线,特别留意路边的情况,感受观赛者的心情:为啥他们宁愿请假和挨饿受冻,都要从各地赶来观赛?我觉得就在那短短的几十秒间,观众将风驰电掣的运动员想象成了日常骑行时的自己。这和“追星族”完全不是一路。

  所以,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是:如何将自行车体育文化转化为大众骑行文化?你不能简单地将骑行者归堆为“旅行者”,更不能称之为“旅游者”。他们很好辨认——一定戴头盔;往往要和单车相处多年,视其为自己的家人,更像是另一只爱犬;同时,要兼备如下的“骑行心态”:时刻享受风中不一样的自由;对单车所有细节充满热爱;将骑行经历变为连续的、记忆清晰的生活片段。

  在上述特点中,对自行车运动有最大推动意义的文化创意,莫过于把骑行经历转化为令骑行者自豪的“生活片段”。

  从2009年开始,骑行者开始作为一种社会力量,被真正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大运河遗产小道”是让公众真实完整体验文化遗产的一条传播产品线,它很长、很美,骑行是最好的体验方法。于是,一段段线路,由公益骑行者和自行车企业参与勘测完成。与此同时,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参与这一项目的队员,或者对这段经历深感自豪,或者由此更加热爱自行车运动。

  骑行文化的未来,就在于如何将更多的公众,转为这样的骑行者。

  现在,仅以文化遗产保护为例,就已经由大运河遗产小道开始,扩展为“蜀道体验线路”、“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市体验线路”、“华人迁徙线路”、“世上有多少中山路?”等成型的规划项目,它们将给骑行者创造更多的探索、征服和参与奉献的机会。

  这些理想,能够实现吗?尤其是在雾霾沉沉、人心焦虑的当今?说实话,没有清晰的答案。但是我知道,每个骑行者,在路上拼命远行的时候,眼睛都在紧紧盯住前方。前方是什么?一开始,前方是目的地和心中的偶像;慢慢地,每个人追逐的,就一定会是他们自己。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