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每日最新评论

付费删违章的“黑漩涡”如何卷这么大?

2014年11月11日00:04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付费删违章的“黑漩涡”如何卷这么大?

  IT达人李智利用接近公安车管系统的机会,“黑”进连云港市公安局车管系统,不到3年非法删除1.4万多条交通违章记录,给国家造成损失1000多万,自己捞了600多万。日前,李智被依法逮捕,现已移送审查起诉。(11月10日《扬子晚报》)

  现在想来依然后怕。如果不是在偶然情况下意外揭开该案的盖子,这种非法营生不知道还将延续多久。相比于违章被删除后国家财政层面罚没收入的亏空,交通违章轻易就能用钱摆平,背后的交通安全风险更值得关注。付费删违章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交通违章,反正掏钱就能删除违章记录,也不牵扯扣分,当事司机开起车来岂不更肆无忌惮、更视法规如无物?很大程度上,付费删违章的黑色利益链也是滋生“马路杀手”的黑色领域。

  李智已经被依法逮捕,并被以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起诉。一个破坏计算机系统,产生不法收入,进而滋生“马路杀手”,败坏交通违章系统公信力的利益链,无疑是个“黑漩涡”,随着这个漩涡越卷越大,始作俑者也万劫不复。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黑漩涡”如何持续了这么久?交通违章系统的自查自纠如何体现?若无这种黑色利益链,是否存在别的形式的付费删违章?要知道,这个违法过程持续了3年时间,非法删除1.4万多条交通违章记录,给国家造成损失1000多万,持续时间之久、涉案范围和金额之大,都属罕见。

  一方面,交警部门现有的交通违章处理系统缺乏自查自纠程序。交通违章记录已经多级联网,这不仅方便了异地查询和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办公,但同时也为非法删除相关记录,用技术手段不留痕迹地“洗白”记录留下了可能。该案例警示交警系统:在高度智能化、便捷化的无纸办公环境中,对于记录的处理应该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若不是付费删违章本就已经存在或明或暗的黑色利益链,不便于自查自纠,何至于大量违章的无故消除也没引起工作人员警惕?在这条利益链中,有不法分子打出这样的广告:“消违章,找黄牛,公安领导不用求”,言下之意不就是:如果不找黄牛就需要求公安领导。此处应该问的就是:在案件大白天下之前,公安领导是不是充当了违法销违章的主导者或者纵容者?须知,权力变现、权力换资源成为一些腐败案例的传统套路,基于此背景,诡异的违章删除长期不被发现更令人生疑:在这之前,有没有来自于系统内部的违法销除交通违章情况?

  面对触目惊心的付费消违章利益链,大概会有许多人怀念曾经的纸质档案时代。在纸质档案时代,虽然办事效率低,但却也稳稳当当。要知道,清除白纸黑字的记录比抹除计算机中的数据要更困难一些。付费删违章的“黑漩涡”在警示无纸化办公的风险的同时,也提示交警部门:在获得办公快捷性、便利性的同时,该如何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一方面,要升级电子化办公系统,加强电子化办公系统的留档记录能力;另一方面,要从程序设计方面着力,提高电子档案修改、删除的难度。

  若不然,付费删违章的违法企图犹在,违章系统管理的公权力胡乱勾兑的不法逻辑仍存,笔者仍然很为交通违章系统的安全性和公信力担忧。君不见,那些收购驾照分、代办违章的小广告依然满街满巷乱飞吗?

  文/郭杨阳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分享到: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