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有一多半的学生穿着牛仔裤上体育课,这是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教授王宗平,近日在江苏某高校访问时看到的情景。穿着牛仔裤,学生连动作都伸展不开,怎么能上好体育课?但学生真的就这样上体育课了,体育老师似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11月9日《中国青年报》)
毋庸讳言,大学生穿牛仔裤上体育课,在不少高校相当普遍。穿牛仔裤上体育课,恐怕连一些基本的动作都施展不开,更遑论那些较为剧烈的运动项目了。
为何会出现“满场尽是牛仔裤”呢?当然,某些大学生缺乏良好的体育素养,不太重视体育课,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但就某些高校及体育教师而言,疏于管理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
我们不妨看看清华大学吧。在清华大学,绝不会出现学生穿牛仔裤上体育课的情景,即便真有学生着装不适合体育活动,体育老师也一定会要求他更换服装。学生如果因此逃避体育课,那就会被记旷课,体育课成绩也会有损失。体育课的分数是会影响到学生的评优、奖学金和保研等各种实际利益的。正因为学校对体育活动的高度重视,清华大学的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体育氛围,大多数学生会很快认同这样一种重视体育的校园文化。清华大学浓厚的体育氛围也让清华的学生备感自豪,学生对母校的另一个称呼是“五道口体育大学”。
清华大学是我国数一数二的高校,学校不仅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学,对体育课教学也近乎苛刻。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重视体育课与否,与学校及体育教师的严格管理有莫大的关系。在中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强制学生参加、完成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要求必不可少,但同时,也应当营造学校体育运动氛围,用校园体育文化去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满场尽是牛仔裤”,这样的体育课名存实亡,几无价值,亟待改变。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