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忠卿
记者经向湖北十堰郧县多部门联系证实,因为上课看小说、下象棋,当地一初中生被班主任老师批评之后,从4楼教室一跃而下,自杀身亡。(11月9日《京华时报》)
现时的孩子不缺吃少穿,加之天生聪颖活泼,学习成绩个个都是好样儿的,唯一缺失的是孩子大多很要强、怕吃苦,最要命的则是不懂事,遇到挫折不能正确面对,校园内经常发生学生跳楼自杀事件就是明证,有些孩子甚至连家长的批评都承受不了,动辄就自寻短见,令人黯然神伤,扼腕叹息。
不管怎么说,八年级男生金某某的自杀与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责任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悲剧的发生,社会各界提出了各种中肯的建议,最具建设性的意见我看只有两点,一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欠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弱点,典型的特征就是好强任性,调皮捣蛋,自私自利,因此,老师必须正确把握好每个孩子的个性,有针对性地予以开导与帮助,不要动不动就拿“请家长到学校”说事,因为这是孩子普遍所忌惮的事情,哪一个孩子不怕家长的责骂甚至挨揍呢?二是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很差,遇到挫折不是正确面对、冷静面对、顽强面对,而是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加之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一死了之就一了百了了,至于父母今后怎么办,如何报答养育之恩,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校园里每一次发生学生自杀事件,教育部门、有关专家总是习惯性地站出来说几句老生常谈的话,而最多的话题绕不开培养学生的坚强性格与开展挫折教育上,公众也习惯了“光打雷不下雨”的习以为常。有鉴于此,我觉得当下的学校以时不我待的态度,说做就做,每个学校都开设如何面对挫折一类的课程,教育学生懂得珍惜生命,教会学生如何抗压排压,勇于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学会了控制情绪,就能找到恰当的方式给个人减压,从而快乐地学习与生活。
当然,实现这个目标老师至关重要,表扬有学问,批评同样也是有学问的,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摒弃老掉牙的“请家长到学校”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不再受到这方面的困扰,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教育主管部门是不是有这个诚意与善意。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