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用好巡视“回马枪”这柄利剑治“嘚瑟”官员

高福生

2014年11月06日14:0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

11月4日,随着中央第五巡视组向浙江省亮出“问题清单”,2014年中央第二轮巡视反馈完成“收官”,反腐成效十分明显。但有群众反映,一些官员存在侥幸、观望心理,不断上演“变脸戏码”——中央巡视组一进驻便开始“颤抖”,而巡视组一撤离便又开始重新“嘚瑟”。(11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少数官员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中。多年的反腐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腐败问题、“四风”问题,还是纪律问题和选人用人问题,都存在着反复性、顽固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擅长见风使舵,巡视组一来,便佯装老实,静观其变;巡视组一走,便故态复萌,“嘚瑟”起来。再加上一轮巡视因时间、广度、深度、频率有限,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不过,问题官员也别“嘚瑟”得太早,在今年中央第二轮巡视之初,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就放出了狠话:“哪里问题集中就巡视哪里,谁问题突出就巡视谁,巡视过后再杀个回马枪。”其言外之意就是:巡视不会“巡了便了”,一时没问题并不代表你过去和今后没问题,一时没发现并不代表你永远不被发现,只要你与腐败有染,迟早都要被“揪”出来。须知,反腐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众所周知,巡视的意义不仅是发现问题,更要形成震慑作用,敲响警钟。而打破惯例,巡视过后再杀“回马枪”,最具震慑力。腐败官员可以在“例行公事”的巡视中侥幸脱逃或漏网,但却难敌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回马枪”的反击。这样的“回马枪”,让“老虎”“苍蝇”惶惶不可终日,既彰显了中央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惩治腐败的决心,也极大地提振了群众的反腐信心。

当务之急,不仅要按照建立起来的“病历本”对症下药,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巡视整改,更要与时俱进,不忌惯例,在继续推行常规巡视、专项巡视的同时,也要多一些“机动灵活”,多一些“自选动作”,多杀几个“回马枪”,将“点穴式”专项巡视发挥极致。如此不分时间,不拘形式,精准定位,出其不意,问题官员就会时时刻刻处于“颤抖”之中,成为缩头乌龟,不能也不敢“嘚瑟”。 

分享到:
(责编:王倩、文松辉)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