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羊城晚报:标准化的高校教育 难以真正培养作家

然玉

2014年11月04日15:27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标准化的高校教育 难以真正培养作家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增一个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并聘请格非、严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学生导师。此前,北大、复旦等名校也曾开设写作专业,但高调喊出“培养作家”的,北师大还是独此一家。“文学创作”专业培养模式有何特殊?作家,真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来制造吗?北师大的尝试,让这一争议多年的话题,再次摆在人们面前。(11月3日人民日报)

  北师大所谓“培养作家”的豪言壮语,不出意外又招致了广泛质疑。即便在一般民众看来,作家一职的特殊性,显然是不言而喻的。这意味着,其不仅难以定义,更加难以制造……所以,意图经由大学课程,来实现作家的批量生产,总给人以痴人说梦之感。而由此事出发,一场关于作家职业特性,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的讨论,再次被点燃。

  “作家”非但不能制造,甚至“很多杰出作家,往往并非科班出身”。此一现象,当然很可以理解:写作职业,高度仰赖于个体的天赋秉性、生命体验,因而本就充满不确定性;作家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其超越于世俗的社会生产分工,因而很难加以标准化培训和大面积复制。大学固然可以就写作技巧、文字素养等层面,对“文学创作”硕士加以强化,然而这些训练远远不足以“培养作家”。

  作家,一种带有形而上色彩的职业。相较于文本技巧,强烈的道德自觉、敏感的反思意识、对终极命题的思考欲,对于作家而言或许更为关键。大学设立的“文学创作”专业,借助理论教学、作家亲授、写作练习等方式,虽然能特训出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未必能够培育出作家型人格和相应的思维模式。既然如此,其口口声声宣称“要培养作家,不是写手”,究竟底气何来?

  旨在“培养作家”的大学专业,实则体现了高等教育日益明显的功用化和全能主义膨胀。为了迎合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现代大学悄然间由涵养教育、通识教育向着技能教育、定向教育转向——乃至如北师大一般,将教育目标精确定位为“培养作家”,更是此一趋势颇为极端的体现。说到底,当高校的存在感和社会认同发生动摇,便愈发要将其教育目标具体化、明晰化,来藉此力证自身的存在价值。

  功用化的大学教育,其核心逻辑就在于,以标准化课程以及职业训练,来培养匹配特定行业的从业者。但可惜的是,作家职业显然不适用于此一模式。必须重申,高校教学自有“适用边界”,其一方面只能对有限的、高度体系化的知识加以传承,另一方面,对教育结果也只能怀着开放的、坦承的态度接受。以此比照,动辄信誓旦旦“培养作家”的教育宣言,更像是一种自负却狭隘的自我标榜而已。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