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长江日报:救人的价值 不取决于获救者

许魏巍

2014年10月31日09:39    来源:长江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救人的价值 不取决于获救者

  为了营救3名落水遇险的男青年,武汉64岁的冬泳队员陈忠贵和同伴一起跳入长江,并在救起一人后不顾劝阻,再次下水救人。最后,3名男青年全部获救,但陈忠贵却在返回时体力不支,不幸被漩涡卷下水底后失踪。事发86小时后,终于找到老人家的遗体。

  几天以来,人们感佩于陈忠贵等人的义举,牵挂着他的下落,竭尽全力寻找他,结果虽然令人遗憾,但能找到遗体,对他的家人是个安慰,也体现城市对生命的尊重、对英雄的敬意。在寻找陈忠贵的过程中,也有一个让人不太舒服的细节,据说三位青年被救后,表现得比较冷漠。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救人到底值不值。

  固然,舍身救人,没得到应有的感激,会让英雄心寒,观者齿冷。但需要明确的是,这只涉及事后的道德和人心评判,却不应有要不要救人、值不值得救的疑惑。见义勇为,舍身救人,是一颗仁爱之心在危急时刻的本能反应,不存在挺身而出之际的得失计算。哪一个施救者都不会考虑他所救的人品质如何,会不会感恩,他所看到的只是他人身处的危险。救人的价值,不由被救者的品行和表现来决定,义举本身就足够高贵,即便一个好人救了一个恶人,也一点都不减损他行动的价值。

  被救者的感恩,社会的赞誉,政府的表彰,固然是对英雄行为的认可和补偿,也是理所当然要如此的举动。但与英雄行为相比,其实都微不足道,它们不是救人者的目的。陈忠贵老人下水前,想的肯定也不是这些事,他眼里只有水中的三个生命。大家只需了解一件事,老人家的儿子明年5月即将成婚,难道他下水前不记得这桩事吗?他选择了救人,就证明他什么都没多想,更别提能不能收获感恩。

  我们应该提倡感恩,却不能依此作为挺身而出扶危济困的标准,总是感慨白眼狼太多,其实是对仁义行为的不全面理解。欣慰的是,3名青年最后毕竟还是出现了,道歉并向恩人诚挚叩首,他们的家长正赶来武汉,帮助处理善后。我们欣慰,也应是被救者心中的温暖和他们的生命一起回来了,而不是英雄终于得到了回报。

  所谓社会风气,在这件事上体现为:关注于获救者的表现,我们收获的可能就是得失与精明;关注于英雄的行为,我们收获的可能就是大义和高贵。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