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售假药团伙低价收购马上过期的止疼药和消炎药,磨碎后掺上玉米面生产多种假药,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等外省偏远药店,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近日,槐荫警方经过多日的跟踪调查,摸清其多个仓库,一举打掉这个制售假药团伙。(10月27日《齐鲁晚报》)
类似的玉米面当药品在网上卖,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发生过多起,如:号称添加了人参、灵芝孢子粉等名贵中药的保健品“香港阮氏喘立停”,竟然是用玉米淀粉、麦芽糊精等生产出来的;还有“网售抗癌药原是淀粉造”等等,胶囊包裹着粉的事件一再发生,而且销售范围广,数量大,为何就难从网上进行封杀堵住?
此案最终由警方侦破,亡羊补牢也算是件幸事,但是其已经造成了较大的伤害,“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说明购买者不少,过期的药是无效药甚至带有负作用的药,而玉米面却一点药效也没有,这样的药让人吃下去能止疼能消炎?而如果是假药一抬头就发现就打击,购买者就可以幸免于难。
诚然,造假者手段非常狡猾,要资质证书有资质证书,要公章有公章,而且还设置了一个免费拨打的400电话,从外表上根本看不出是真是假,但这只能是蒙骗外行者,而专业人士应该不难分辨,其的资质证书是真是假只要查证一下就能发现,再细一点,只要打入电话多问几个问题也能水落石出,退一步说就是造假者再圆滑,所有的骗术滴水不漏,只要监管部门购进些胶囊进行分析,就能揭开其中的真相。利用网络销售假药是种自我暴露,按常规要冒很大的风险,可是现实中真正从网络中顺藤摸瓜,进而捣毁的实例不多,这不能不说监管程序存在缺陷。
现今网络购物的人数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网上药店比比皆是,由此也导致一些不良者利用网络推销假药,此时监管部门的责任更为重大,为消费者保驾护航。而网上销售假药靠警方进行侦破,也就是说网上没有及时发现,这能说得过去吗?警方都能找出秘密生产点,为何网上已经公开的售假却不能发现,这不能引人深思:网上监管有没有人专门把守,不良网站有没有人去铲除,尤其是“偏远药店”是怎么进货的?
网上销假药,单是胶囊中的问题就不少,网上售药谁来管?如果不盯紧网上,不亲身去尝试,尤其是不加强药店进药渠道的看管,网上售药很可能成为售假者的“绿色通道”,类似的玉米胶囊不会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