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

新民晚报: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与行动

游 伟

2014年10月27日15:36    来源:新民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与行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研究部署深化法治建设的重大课题,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而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

  推进法治建设、建设法治中国,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早在十七年前,“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已写进了党的文件,并在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中得到确立。如今,我们又把“法治中国”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目标,那就必须在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和社会治理中,更加注重发挥法律的功能,善于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去引导和管理社会,在全社会倡导并形成信仰法治、遵从法律、依法行事的理念,将“依法治理”真正付诸实践。

  回顾我们走过的路,无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培育与发展、公共权力的设置与运行、社会公正的构建与体验,还是公民诉求的表达与实现,都离不开“法治”这个基础。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更离不开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平规则的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公民私权保护、死刑适用限制、劳教制度废除、司法体制改革启动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力推进,也都是民主政治演进中法治建设发展的重要成果。

  从历史经验上看,法治价值观的形成及实现,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发展走过不少弯路,历经无数波折,法治和人治的斗争,面临重重困难甚至险境。现代法治所蕴涵的追求公平、捍卫人权、维护法制、反对特权等价值理念,都会触及某些个人或者某些集团的敏感神经乃至既得利益。法治的每一次推进、每一步前行,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必要的代价。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五大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这正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具体目标和社会共识。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对于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及民生的改善而言,绝对不是一条宣言式的标语,需要在明确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付诸确实的努力。正因为如此,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还对涉及党的组织和政府的行为、立法与司法机关的活动以及社会等方方面面领域的法治化建设内容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理念灌输、制度构建、法律完善、机制改革和教育实践,全面提升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水平,形成信仰法治、推进法治、践行法治的氛围,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地位,全面、充分地保障人权和公民各项合法利益,在法治的制度框架内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