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公布了高校学费上涨标准,部分高校专业涨幅高达50%。实际上,在教育部2007年出台的关于高教学费的5年“限涨令”到期之后,从2013年开始,全国各省份便纷纷上调高校学费。有学生家长质问:“一年近万元的学费相当于我们农村家庭一年的收入,学费大幅上涨听过我们的声音吗?”(8月11日新华网)
大学学费涨价,其流程应该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物价部门听证、公示等程序,经省级政府批准方可实行。并且,涨价大学还应该给社会交出一份教学成本的透明账单。但是,一些大学说涨就涨,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一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尽管举行了听证会,但听证会不过是个“告知会”,真正的民意却被忽略了。据中青报一项调查显示,对于高校上调学费,76.1%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反对;而新民网对此的调查,截止到8月11日17时,反对学费上调者已经占到88%。这种民意,其可信度可超过听证会,但没有哪个部门和高校会去关注。
学费涨价,前提之一应该是教学质量提升,就业形势明朗,但是面对宽进宽出的大学教育以及“最最难就业季”,大学盲目提高学费,是否会脸红?而大学涨学费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填平巨额债务。可是债务产生的缘由是大学盲目扩招、盲目扩建,甚至建盖豪华行政大楼、豪华校门,这并非学生过错,为什么最终让学生家长买单?
况且,学费上涨缺乏一张教学成本的“透明账单”,缺乏一张收入支出的“明白纸”,在财务公开渐成时尚的今天,大学的做法明显缺少诚信。
在国外,大学经费一方面通过校友输送,一方面通过科研输出等等,而国内大学除了向国家财政伸手,还向学生伸手,相比之下,国内大学应该脸红。
总之,大学学费,不能说涨就涨,除了听听民意,还应该公布一张透明账单,而大学因为大拆大建造成的债务不能让学生家长买单,同时大学也该反思自己经营大学的不足,反思自己为什么总是向学生家长伸手。学生耗费家庭所有收入读了大学,最终却“毕业即失业”,大学还好意思涨价吗?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