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把他们先停职。”在湖南经视《电视问政》第八期节目的录制现场,衡阳市市长周海兵有些恼怒,当场决定衡阳县西渡木材检查站站长和副站长停职。据节目记者调查,这两人涉嫌执法犯法,不仅违规经销木材,而且还涉嫌无证运输。(8月7日 法制周刊)
“广场问政”“电视问政”的广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形式可以直接看到领导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一件事件,甚至能看到一些领导干部被群众当面质问,还因为这是一种群众认为比较有效的诉求渠道,因为这毕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所以,当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在问政现场汗流浃背,甚至有些人在现场就被处分,这种平时难得一见的“民问官”形式,以及立竿见影的处理方式,自然会被社会所关注。
各种问政制度受到热议,也给党政领导们敲响了警钟。之所以群众会热衷于此,就是因为党员干部队伍长期脱离群众所致,不但干群之间有了隔阂,甚至有些群众就是想看到领导干部出丑。这也提醒了各级领导干部,再也不能闷头只忙自己的事了,要经常深入基层,多增加与群众的互动,随时做好接受群众质问的准备,莫让群众的诉求积攒起来无处发泄。
面对“电视问政”“广场问政”,我们不要只停留在“问”的层面,或者是急着从某一个环节去挑毛病、找问题。既然群众喜欢这一方式,我们就应该共同努力,让这种方式不断完善,从而让其真正发挥实效。看到有的官员被当场免职,就会被讨论是不是有演戏的成分,或者又讨论这种免职行为是否合法等等,诚然这些都可以被讨论,但是针对问政本身,如果过于关注这些,那就是舍本逐末,捡了籽麻丢了西瓜的表现。
“电视问政”“广场问政”只是一个让公务员回归本我的开始,只要人民群众能通过这个形式得到实惠,能解决久拖不决的问题,领导干部能因此受到教育,不断拉近与群众的关系,那就说明这种形式有存在的必要。而至于其是否绝对完美无瑕疵,我们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