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青年报》8月6日报道,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清理整治奢华浪费建设纳入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范围,进行全面清理。记者在部分地区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政府一边是财力有限、民生资金缺乏,债务压力大,一边却“拍脑袋”决策,甚至打着“改善民生”的旗号建设形象工程、奢华工程、浪费工程,引起当地群众的极大不满。
无论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县的房县投资8000万元的会议中心,还是投资7000万元的柳宗元铜像,除却投资巨大给当地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之外,没有实际用途也是大家对这些形象工程极为反感的重要原因。
所谓形象工程,本意是为美化城市形象而建设的工程,其出发点应该是为了公共的利益。然而,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大量所谓形象工程不仅没能为城市“长脸”,还毁坏了城市形象。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当下,城市建设也应该本着为人服务的原则开展。无论城市是贫困还是先进,都要全力满足城市中人的需求。清廉高效的政务环境建设,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便快捷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内在的核心才能真正提升一座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魅力,绝不是几个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能够完成的任务。
更深层次说,往往那些大兴土木的“形象工程”,都会滋生权力腐败、权钱交易。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中,不少贪官都与城市的大拆大建有关,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因此笔者认为,在加强监管、完善项目绩效审核的同时,还应该在思想上,让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根源上遏制工程腐败。对于那些已经开建的奢华工程,叫停问责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探索市场机制,将浪费降到最低,让已经投入建设的各个建筑最大程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