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彩排,是指戏剧、舞蹈在最后演出前的总排练。时下,让人感到十分奇怪的是,一些地方在召开民主生活会以前,也要进行一次“彩排”,也就是在正式召开民主生活会之前,按照开会的过程完整地“演一遍”。在“彩排”中也会突出几个方面的重点,比如说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的程序、每个人发言大致需要的时间、批评是否直接了当一针见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看相互批评的语言和语气是不是既有“辣”味,又可以让干部在心理上能够承受等等。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妥,在单位一把手的主持下进行调整,把“度”尽量把握在上级要求和干部认同的范围之内。
戏剧和舞蹈进行彩排,目的是为了演出更有把握,给观众一个完美的艺术享受。诚然,给民主生活会也进行“彩排”,让准备工作更加充分,批评尺度把握更好,在参会的上级领导面前有个交代,让班子成员的面子得到保全,可谓两全其美之举。然而,民主生活会不是一个艺术的展示品,为之“彩排”破坏了民主生活的内在规律,把原本自然而然、真实感情的流露,界定在一个规范的框架里面进行演示;理应是真刀实枪的批评、真心实意的帮助,在彩排的程式中失去了理性的光辉。就好比做了美容手术一样,表面上变成了一个视觉上的“美人”,实际上“美容”的痕迹无可掩饰,人之初的自然与真实荡然无存。这种经过包装之后的批评,其实就是一种“假批评”,说到底,就是一种形式主义。
这种形式主义,至少导致两个方面的危害。一是“秀角色”。彩排会让班子成员集体产生这样一个错觉,批评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给列席人员看的,给媒体的镜头看的,至于批评的意见似乎不是太重要,关键是要把这场戏演过去。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有的干部在自我批评的时候痛哭流涕、泣不成声,那效果不是一般的演员演得出来。二是“麻木病”。批评的意见在会前进行反复的砌磋,融合,试想,在这种环境中蕴育出来的批评意见,又怎么能触及思想、震动灵魂,批评和自然批评就会由过去的“敷衍应付”的形式主义,演变为“认认真真”的形式主义,长此以往,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前不变得麻木才怪!
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克服“迎合”心态。凡是热衷于迎来送往的人,就一定不能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样,如果以一种迎合的心态来对待民主生活会,就会说空话、套话、秀演技的话,就会淡化说真话、实话、有感情的话。其次,要营造“批评”氛围。生活中有时听到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提意见,说某人“批评人不注意场合”。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随意批评一个人,是没有修养的表现。但是民主生活会就是一个“专门批评人的场合”,在这个“不注意场合批评人”的氛围里,真情实感,真刀实枪,真心实意,说错了不怪、说重了不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者谆谆、闻者足戒。如此氛围一旦形成,一年一度,必将年年都能收获触及灵魂深处的成果。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