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中,深受学生喜欢方艳华老师因为9年未晋职被迫转岗,消息一出,迅速引来网上热议。
按照清华的规定:方艳华老师是必须离职的,是“来自世界各地毕业生、共计50多封4万余字的请愿书”让她继续留在了清华,留任转岗为职员,学校对她已经网开一面。
然而,这种网开一面又是那么地让人心碎。在3年一次的述职中,主管外文系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张为民对方艳华的评语是:“教学效果优异,深受学生欢迎。独特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试想,如果没有主管外文系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张为民的高度评价和毕业生的请愿书,方艳华老师肯定只能黯然泣下,黯淡地离开的。
方艳华被迫离开讲台让我们知道了清华的另一面:教学效果再优异、再深受学生欢迎、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再独特、别人再不可替代,只要“忽视科研”都会被炒鱿鱼。
方艳华老师的转岗(本应走人)同时表明,清华的职称是敞开的,只要教学科研并重评职就一路高歌。换个角度,如果方艳华老师同时注重“科研”,依她的教学水平,清华的三尺讲台她就会根深蒂固。9年时间,方艳华老师没有从讲师晋级到副教授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她太潜心教学了;二是她太忽视科研了。走人或转岗都怨不得学校。
反观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行政职务占有绝对性的权重,有的学校职务加分高得离谱,教育教学的一切都比不上职务有含金量。领导年纪轻轻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最高职称,领导调到新学校只要有指标即使人事关系没到照样可以晋升职称,而普通老师则有“校龄”限制,所以,大凡学校领导总是不愁职称的,而普通老师到退休都仍然是初级职称则比比皆是。
大学呼吁职称的晋升真正回归学术本位,中小学希望放开职称指标,尤其希望评职不要与行政化的职称混为一谈,可见,教师的职称评定已乱象到了多么可怕的地步。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