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公务员购买高档小区住房,价钱却比经适房还低?”近日,河南濮阳有群众反映,当地大力建设高档“公务员小区”,而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一半。“新华社发布”客户端记者调查发现,涉事楼盘确为当地面向市直单位公务员定向开发的商品住房。(7月29日新华社)
在高房价带来的社会压力下,“手续齐全”的低价公务员小区格外扎眼。为何只有公务员能享受低价房?以逐利为目的的开发商为何愿意“赔本赚吆喝”?所以说,河南濮阳公务员小区以白菜价来抛售,其背后是权力寻租的游戏,需要警惕公务员低价房背后的权力变相“变现”。
权力寻租是指握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权力寻租则是把权力商品化,或曰以权力为资本,去参与商品交换和市场竞争,谋取金钱和物质利益。本是便民服务的权力也被物化了,转化为商品货币,进入消费和财富增值环节,权力寻租所带来的利益,成为权力腐败的原动力或污染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认为,开发商在商业活动中放弃逐利不符合一般常识,但当合作方是政府时就很好理解了。在为机关等要害部门建房的过程中,开发商打通了权力关节,增进了政府人脉,所谓的“社会美誉度”就是如此。
商品住房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市场上待价,而只有公务员的身份才能取得买房的资格,普通老百姓却无缘享受这“优质”的服务,这本来就是人为地将公务员与群众贴了不同的社会标签,难道普通老百姓因其职业的原因就不能享受物美价廉的住房待遇吗?如何全国上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时刻却再次出现了公务员小区住房,这无形地拉开了干群之间的距离,更是用标签化的形式伤了群众的心,冷了群众的意。
白菜价公务员小区的出现,其背后的真正问题症结在于政府权力的寻租,其恶劣影响非常大。一是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序上造成了房价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二是降低了政府公信力,破坏了政府公众形象,将政府公务员高高地凌驾于群众之上,如此关系,如何谈为民、务实、清廉之公仆形象。三是造成了社会不和谐因素。众所周知,现在很多人都在为买不起房而纠结,而白菜公务员房的出现,更是引爆了百姓们不满的情绪,造成了不必要的社会不安稳因素。
所以说,白菜价公务员房真的是要不得,这完全是政府在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家人牟利,忽视了普通百姓的切身感受。
稿源:荆楚网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