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开不起啊。
但是,清华是什么地方?全国最聪明的脑袋云集之所,怎么就解决不好这个矛盾呢?怎么就找不出一条路,能让会科研和会教书的老师都能活得滋润呢?很简单,分两条考核线路不就行了吗?就像新闻单位,编辑记者各自有自己的序列。对校方来说,这种鱼和熊掌得兼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为什么非要搞成对立的,自己人跟自己人过不去呢?当然也许这里有很深刻的问题,还望行家答疑解惑。J17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这句话,历来被当做老师这一职业的经典解读。传道、授业、解惑,这三种行为的客体无一不指向学生。由此可见,老师好不好,学生是很有发言权的一个群体。由此更可见,如果学生联名请愿挽留一位将要被解聘的教师,那么一定是有哪里不对劲。
据中国青年报28日报道,7月,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校方大概没有预料到,方艳华老师的转岗和闫浩老师的离开引发学生热议。此事件的背景是,1993年,以清华北大为首的国内高校开始酝酿人事制度改革。1994年,清华出台“非升即走”的规定,后来调整为“非升即转”。这次的两位老师,恰好一转一走,充分体现了改革意图。
评价老师合格与否,校方和学生都有发言权。校方认为老师无法达到考核标准,将之解聘从逻辑上很正常。但学生却完全不认同校方的判断,以至于要联名请愿。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代表了评价标准的差异。校方强调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评职称等敲门砖必须齐备,而学生们则直观也感性得多,哪位老师会上课、教得好,不要说清华的天之骄子了,就是初入校门的小学生心里也是很清楚的。
于是我们就很困惑,高校教师搞科研是正确的,高校教师尽心教书就错了吗?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也是强求不来的。会科研的不见得就是好教书匠,而要站稳三尺讲台,也绝非朝夕之功,需要穷尽心力才行。两件事都是好事。而对于以教书育人作为根本的学校来说,某种程度上,好的老师是更加宝贵的资源——毕竟,说到现在的很多“科研成果”,“你懂的”三个字就是最好的回答。
终究,形势比人强,能被续聘才能有机会教书,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更何况老师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买房买车,所以没工作不行,没科研经费不行,没职称加薪更不行。考核制度是指挥棒,更是系在每个人咽喉上的绳子,拿安身立命开
(来源:北京晚报)